□本报记者 郑红艳
开栏的话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和行业过度扩张的小环境双重作用下,中国磷复肥行业再次被挤到一个生死攸关的历史关口:原料暴涨暴跌、产能严重过剩、市场十分低迷、价格急剧下降、国际出口受阻……当如此众多的问题一起涌来时,行业该如何应对并突出重围呢?为此,本报特别推出“磷复肥行业突围系列报道”,希望借助业内有识之士的独到见解,引起大家对行业发展的深入思考,从而将行业引入一个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
六月的天气一片酷热,六月的市场却是一派冷寂,磷复肥行业当前内忧外患的局势让每一个人忧心忡忡。日前,记者专程来到铜陵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始了“磷复肥行业突围系列报道”第一站的采访。作为行业内思想新锐、学识丰富的青年企业家,该公司董事长黄化锋对当前的产业格局有着怎样的理解?对于行业突出重围又有着怎样的认识呢?他认为,一个行业要想健康发展,政策的稳定与远见、企业家的冷静与明智、企业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是尤为关键的。
政策———稳定与远见
《农资导报》:去年以来,中国磷肥工业协会为帮助当前磷复肥行业走出困境,一直在积极地向国家争取各项政策,如加大财政补贴和资金扶持力度、暂缓调整磷矿石资源税、完善化肥淡季储备制度等。你认为这些政策对行业的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当前的行业政策应该坚持怎样的原则?
黄化锋:协会工作非常重要,协会近期也为行业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积极向国家争取政策。这些政策肯定是有作用的,但只是短期的暂时的有影响,而不能从根本上帮助行业走出困境。
协会作为政府了解行业的声音与桥梁,一定要把整个行业放到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客观公正地评判行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同时兼顾到各个方面的利益平衡,并能够将这些政策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保持下来,而不只是单方面地看到行业的眼前利益。这样不仅容易滋生行业惰性,形成依赖思想,而且造成了政策的短期性、片面性、不稳定性,从而制约行业的健康发展。现在行业最需要的就是有远见的稳定的政策支持。
而作为企业,也同样如此。任何一个企业都是由客户、员工、股东、中介及政府五大利益相关者构成,这五大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所以我们在运营过程中也必须充分考虑这几方面的利益平衡,这样才能保证一个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
《农资导报》:日前,国家又出台了新的出口关税政策,将关税适当下调。你觉得这项政策的出台对磷复肥行业困境的缓解会有所刺激吗?
黄化锋: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是作用不大。近几年,关税政策一直是我们控制国内资源、平抑价格的重要手段,也的确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政策都是只着眼于短期的市场控制,而没有考虑长远的市场管理。这对企业的经济运营及市场的平稳发展都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我一直崇尚相对自由的市场经济,这对激发企业的自主性、创造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尽管磷是不可再生资源,加强保护是必须的,但是让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磷化工最终产品之一的磷复肥产品出口,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也同样必要。
《农资导报》:6月23日,美国贸易代表 (USTR)荣·柯克(Ron Kirk)宣布,鉴于中国限制黄磷等9种原材料出口,正式向中国提出贸易争端咨询(consultation)要求,希望借助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护世界贸易公平竞争。你认为他们的申诉有道理吗?你如何看待黄磷出口?
黄化锋:我认为是没有道理的。
控制自己不足的资源和初级产品出口是天经地义的事。黄磷是典型的“两高一资”产品,现在许多国家(如俄罗斯)严格禁止在国内生产,以免对国内环境造成污染。同样,我们也不能以牺牲国内环境及资源为代价来换取短期的出口之利。因此,限制黄磷出口、控制黄磷生产是十分必要的。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8/2009-07-10/308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