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 正文 返回 打印

远见 冷静 创新

网友投稿  2009-07-10  互联网

□本报记者 郑红艳

开栏的话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和行业过度扩张的小环境双重作用下,中国磷复肥行业再次被挤到一个生死攸关的历史关口:原料暴涨暴跌、产能严重过剩、市场十分低迷、价格急剧下降、国际出口受阻……当如此众多的问题一起涌来时,行业该如何应对并突出重围呢?为此,本报特别推出“磷复肥行业突围系列报道”,希望借助业内有识之士的独到见解,引起大家对行业发展的深入思考,从而将行业引入一个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

六月的天气一片酷热,六月的市场却是一派冷寂,磷复肥行业当前内忧外患的局势让每一个人忧心忡忡。日前,记者专程来到铜陵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始了“磷复肥行业突围系列报道”第一站的采访。作为行业内思想新锐、学识丰富的青年企业家,该公司董事长黄化锋对当前的产业格局有着怎样的理解?对于行业突出重围又有着怎样的认识呢?他认为,一个行业要想健康发展,政策的稳定与远见、企业家的冷静与明智、企业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是尤为关键的。

政策———稳定与远见

《农资导报》:去年以来,中国磷肥工业协会为帮助当前磷复肥行业走出困境,一直在积极地向国家争取各项政策,如加大财政补贴和资金扶持力度、暂缓调整磷矿石资源税、完善化肥淡季储备制度等。你认为这些政策对行业的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当前的行业政策应该坚持怎样的原则?

黄化锋:协会工作非常重要,协会近期也为行业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积极向国家争取政策。这些政策肯定是有作用的,但只是短期的暂时的有影响,而不能从根本上帮助行业走出困境。

协会作为政府了解行业的声音与桥梁,一定要把整个行业放到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客观公正地评判行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同时兼顾到各个方面的利益平衡,并能够将这些政策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保持下来,而不只是单方面地看到行业的眼前利益。这样不仅容易滋生行业惰性,形成依赖思想,而且造成了政策的短期性、片面性、不稳定性,从而制约行业的健康发展。现在行业最需要的就是有远见的稳定的政策支持。

而作为企业,也同样如此。任何一个企业都是由客户、员工、股东、中介及政府五大利益相关者构成,这五大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所以我们在运营过程中也必须充分考虑这几方面的利益平衡,这样才能保证一个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

《农资导报》:日前,国家又出台了新的出口关税政策,将关税适当下调。你觉得这项政策的出台对磷复肥行业困境的缓解会有所刺激吗?

黄化锋: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是作用不大。近几年,关税政策一直是我们控制国内资源、平抑价格的重要手段,也的确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政策都是只着眼于短期的市场控制,而没有考虑长远的市场管理。这对企业的经济运营及市场的平稳发展都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我一直崇尚相对自由的市场经济,这对激发企业的自主性、创造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尽管磷是不可再生资源,加强保护是必须的,但是让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磷化工最终产品之一的磷复肥产品出口,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也同样必要。

《农资导报》:6月23日,美国贸易代表 (USTR)荣·柯克(Ron Kirk)宣布,鉴于中国限制黄磷等9种原材料出口,正式向中国提出贸易争端咨询(consultation)要求,希望借助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护世界贸易公平竞争。你认为他们的申诉有道理吗?你如何看待黄磷出口?

黄化锋:我认为是没有道理的。

控制自己不足的资源和初级产品出口是天经地义的事。黄磷是典型的“两高一资”产品,现在许多国家(如俄罗斯)严格禁止在国内生产,以免对国内环境造成污染。同样,我们也不能以牺牲国内环境及资源为代价来换取短期的出口之利。因此,限制黄磷出口、控制黄磷生产是十分必要的。

企业家———冷静与明智

《农资导报》:去年硫磺价格大幅跳水给磷复肥行业带来重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硫磺天价的非正常现象?硫磺价格的大涨大落给行业带来的反思是什么?

黄化锋:去年硫磺价格的暴涨暴跌,一方面是由于当时国际经济过热,随之又急转而下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这几年来国内硫磺制酸扩张太快,带来了硫磺供求的失衡造成的。硫磺价格大涨大落给我们的警示是:保持一个行业的有序发展多么重要,在经济过热时保持理性又是多么重要。随着世界对优质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多,作为副产品的硫磺也会越来越多,因此硫磺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低价。

《农资导报》:当前磷复肥产能过剩现象十分突出。据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已建成磷肥生产能力约2000万吨P2O5,几乎超过总需求的一倍以上。预计到2010年,还将增加300万吨产能(折纯P2O5)。在此期间,北非、中东等地也将新增产能300万吨P2O5。今后国际、国内磷肥市场压力都很大,加之目前国际磷肥价格也十分低迷,基本没有规模出口可能,从而造成目前国内磷复肥价格大幅下滑,致使许多企业陷入亏损。在这种情况下,你认为行业的出路在哪儿?

黄化锋:这一轮的行业危机不是外部的金融危机带来的,而是内部结构失衡的一种爆发。只是外部金融危机的叠加,让行业危机更加深重。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早在几年前,大家已经看到了中国磷复肥产能严重过剩的现象,但是面对行业景气周期形势和丰厚利润,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控制大家扩张的冲动和做大的热情,从而为今天的局面埋下了恶果。这是迟早要爆发出来的。

怎么办?我认为,首先要加强行业内部的团结与联合。行业虽然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但是业内企业间相互协作与五年前甚至十年前相比,并没有大的进步,从而形成了行业内部的过度竞争,带来资源、人力等各个方面的损耗与浪费。

其次是要拉动市场需求。需求意味着市场信心,一定要让大家有信心。所以,国内方面一定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从而拉动市场;与此同时,要让国内磷复肥进入国际市场竞争。从中国当前的磷复肥产能来看,单纯固定在国内消费的确是过剩的,但是如果把它放到国际大市场的背景下,你会发现,目前的产能就会获得一种新的平衡。因此,坚持国际市场一体化是缓解目前国内产能过剩的另一渠道。

《农资导报》: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中国磷肥制造业固定投资额超过2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2倍。在产能如此过剩的情况下,大家仍在盲目地投资建设。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有没有好的办法进行宏观调控?

黄化锋:行业的盲目扩张,主要缘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管理者追求短期效益的结果;一是当地政府盲目追求GDP增长的结果。说到底,就是企业家的不冷静。有的企业只看到了自己在资源、运输或者是网络方面的优势,便要拼命扩大规模;有的企业这几年赚了一些钱,便要进一步做大上规模;还有的企业也许并没有什么实力,但是看到别人走了这条路,自己便也跟风,从而造成现在的这种局面。

要解决盲目投资的问题,首要办法是:一定要让市场的惩罚性体现出来,来一次彻底的革命,让那些效率低的企业在市场血与火的洗礼中被逐步淘汰,从而将企业要素向效率更高的地方转移,真正实现人类财富的自由流动,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而企业也将在这一轮的产业革命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而反观企业自身,就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明晰产权,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而产权明晰会迫使企业对每一分投资更理智、更谨慎。

作为一个企业家,一定要冷静,一定要顺世明道,一定要心如止水!谋划的时候要冷静思考,执行的时候要激情满怀。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一定是这两方面的结合体。

企业———创新才有发展

《农资导报》:据磷肥工业协会统计,2008年,高价原料、高价肥估计造成亏损256亿元,其中磷铵、磷酸基NPK、TSP等高浓度磷复肥损失156亿元,复混肥损失50亿元,流通领域损失50亿元。这些亏损大部分要在今年逐步消化。而且在这一轮的行业起伏中,一批在行业内有规模的企业受到的损失和打击反而更大。作为企业该如何从自身去化解这种危机呢?

黄化锋:这样简单地来计算亏损也是不科学的。要想到在前几年的行业景气周期中,行业一度那么风光。这种各方利益不平衡的局面肯定是不长久的,最终会出现现在的结果。

面对当前的微利甚至亏损。企业的唯一出路就是创新,特别是技术的创新。无数成功的企业案例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反观中国磷复肥行业近2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所沿用的各种生产技术没有一件是自己创新出来的,我们只是一直在模仿,这是不合理的。只有创新才能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才能实现对环境的最佳保持,才能实现对客户需求的最大满足。

而作为铜化集团,我们现在已把创新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并且通过科技创新自主研发出国际领先的高耐钛白粉。下一步,我们将与四川大学创新一个新产品,同时加大磷酸衍生产品的开发力度,向更高附加值的精制磷酸进发,跳出低水平竞争。因此,我们将对公司产品结构进行新的调整,将公司所有产品形成一个闭合的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实现产品向精细化工转型。



http://farm.00-net.com/news/8/2009-07-10/308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