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手扶插秧机(配图)
又到一年秋收时。高塍镇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杜新明这两天正忙着踏勘他所承包的稻田,以制定2800亩地的秋收“作战计划”。“王干八队的200亩稻成熟得最早,从那开始收,就用2号收割机。”“洋彦队那块田的入口处得去铺点碎石子,防止机器开进去打滑。”……下午3点,踏勘归来的杜新明正忙着对他的“铁家伙”安排秋收工作,而这些大小“铁家伙”,在晒谷场上停得满满当当,粗略一数,足足有20多辆,“农机达人”果不其然!
作为一名有近20年种地经验的“资深”农民,杜新明在种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上世纪90年代,就和农业机械有了亲密接触。1996年,他拿出多年积蓄买了台旋耕、收割二合一的中型拖拉机,凭借效率优势,不久就收回了购机成本,这让当时只承包了70亩地的杜新明首次尝到农机耕作的甜头。从那以后,他一发不可收,开始逐年扩大自己的“耕种版图”。70亩、140亩、280亩……到今年的2800亩,在成为“种粮大户”的同时,他所拥有的农机数量也以一年1.5台的速率在增加。如今,他家“在役”的农机就有6台大拖拉机、5台小拖拉机、4台高速插秧机、5台手扶插秧机、5台干燥机、1台施肥机……在粮食生产中,机械化作业率达100%,2800亩水稻秋收时也只需外雇不到十个人就能结束“战斗”。
随着近些年人工成本逐步提高,好的雇工越来越难找,尽可能少用工是“农机控”杜新明致富的核心思路。他算过一笔账,一亩地的耕地费要80元钱,2800亩地就是22万多元,而他家现有的机器不仅耕自己的地绰绰有余,还能通过帮小农户作业赚点柴油费,加上一台机器能用六七年,“生产工具”已变成“生财工具”!趁着农闲,杜新明最爱往农机推广站跑,一有新款农机上市,只要地里用得着,他都会毫不犹豫掏钱“买单”。这两年,还经常有想买某款农机的农户打电话向他咨询使用心得。
现在,大丰收近在眼前,杜新明院子里整装待发的大小“铁牛”们又要大显神威了,“每台机器都是我的宝贝!”坐在“久保田”收割机上,瞭望一望无垠的金色稻田,这位“农机达人”喜滋滋地说道。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4/2013-10-23/242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