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政策法规

上海:物联网“e动”现代农业


 

图为:农业“物联网"蔬菜大棚基地(配图)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农业领域的物联网应用开发在我国仅仅4年多时间,在不少地区取得了可喜进展,农业生产不仅更容易,而且更智慧,农业领域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猪吃了什么?生过什么病?屠宰检疫是否合规?这些在以前很难追踪的信息,如今只要扫描一下检疫证上的二维码,就能轻松获得。这得益于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在上海,8个市境道口都建立了供沪动物及动物制品检疫监督信息管理系统,扫描一下二维码,就能实现疫情实时分析和预警、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有效防止了输入性疫病的发生。

  物联网在畜产品上的应用只是上海实施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的一个方面,在水稻生产、蔬菜种植、水产养殖、农机调度等诸多领域,物联网的应用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上海农业变得“智慧”起来。物联网使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过程变得透明,让种养变得省心,运送变得安心,百姓吃得更放心。

  在光明米业10多万亩的水稻种植基地,农民无需下地就能了解稻田的土壤温湿度、酸碱度等情况,哪里需要灌溉,点几下鼠标就能实现。不仅如此,在这片物联网综合应用示范基地内,水稻的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已经实现了全程智能化管理,解放了劳动力,还降低了生产成本。相关负责人介绍,应用物联网技术后,平均每亩可增加效益60元,其中减少生产管理成本30元,降低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投入15元,产值提高了15元。10万亩水稻生产物联网综合应用示范,每年可增加效益600万元。

  从物联网获利的不只有种稻农民,还有水产养殖户。有了物联网设备,水质可以在电脑屏幕上监测,增氧可以依靠智能增氧机,甚至投饵都实现了智能化,养殖户们再不用冒着高温下塘劳动。目前,上海的水产养殖物联网综合应用示范基地,已经实现了水产养殖便携式精准管理,减少了人力成本,还降低了养殖的意外风险。

  物联网的应用也让上海市民的“菜篮子”更安全。上海市200多家蔬菜标准园的6万多亩蔬菜种植基地内,蔬菜已经有了“身份”。每一包蔬菜的采收、施肥、用药、灌溉、农药检测等信息都被记录在电子标签中,消费者只需要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了解到蔬菜生产的所有信息。如此透明的信息公开让生产者更有压力,相关部门的监管工作更便捷,也让百姓餐桌上的蔬菜更安全。

  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离不开技术的支撑。近年来,上海在核心技术工程上多有创新,比如大田专用传感网络设备、空中移动感知设备、水面移动感知设备等,已在种植业、养殖业、设施农业、农产品(www.cnhnb.com)电子商务等领域实现了应用示范。

  据了解,上海目前已建设了10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10家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企业和3个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智慧农业”的示范成效已经开始显现。上海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将继续坚持以农产品安全监管为重点应用领域开展示范,力争到2015年,形成区域试验工程国内领先的农业物联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检疫 水稻 蔬菜 区域试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