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结合 生态循环
——河南宝丰县探索农业绿色发展新路子
王旭歌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眉
平顶山优然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现代化农牧绿色循环产业园区。 宝丰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走进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众口菜粮万亩生态园区,规划整齐的猪舍、连绵不断的田地、排列整齐的蔬菜大棚,高耸林立的现代化装备……宝丰农业绿色发展的道路正在越走越宽阔。
近年来,河南省宝丰县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建设为抓手,按照“发展农牧结合、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新思路,创新体制机制,走出了一条安全、高效、生态的农业绿色发展之路,真正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循环农业”的蜕变。
技术创新让种养结合“活”起来
长期以来,畜禽养殖环境欠佳、秸秆资源化利用率低、种养循环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成为制约宝丰农业绿色发展的“老大难”。
如何破解?河南康龙实业集团经过多年探索创新研发出一种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百亩千头生态方。目前,已在全市推广500余个。
赵贯超的金幸养殖有限公司就是该模式的受益者之一。作为一名种粮大户,赵贯超先后流转土地3000亩,2015年听说该模式前景可观,于是先后引进了8条“百亩千头生态方”,实现了种养结合,“种养结合单位综合产值约是单纯种粮产值的20倍以上,效益是单纯种粮的10倍以上,1+1大于10呀!”赵贯超高兴地说。
据介绍,该模式按照生猪粪便排泄量与土地消纳能力相匹配的原则,以100至200亩耕地为一个单元,建设一个占地约3亩、每批出栏1000头生猪的养殖生产线,育肥猪粪便经无害化处理后就地消纳,实现种养平衡、循环发展。经过2至3年土壤改良,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消除土壤板结,增强土壤的蓄水、蓄肥和供肥能力,地力水平可提升1至2个等级,每亩增产120公斤。
其实,这只是宝丰县大力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大力开展沼肥监测与精准施用技术和全量粪肥还田技术试验等绿色发展技术应用试验,为粪肥科学精准还田提供数据支撑。宝丰县还创新推出种养结合就近利用、协议消纳异地利用、合作带动协同发展、食用菌全产业链循环发展等四种模式,建立“政府+养殖主体+服务组织+种植主体”四位一体有机衔接的畜禽粪污还田利用综合服务体系,全面提升该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目前,全县种养循环覆盖面积达到20万亩,有机肥施用量亩均达15%以上,化肥用量亩均减少10%以上,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遏制长期使用化肥带来的耕地退化问题。
变废为宝让农业资源“肥”起来
污水到处流、粪污四处堆……这些字眼曾是人们提到养殖业习惯性想到的。宝丰县大营镇群晟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大兵却说:“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如今县里鼓励变废为宝、种养循环,既消纳了粪污,减少了化肥使用,又改善了土壤,提高了农作物品质,从前惹人嫌的粪污如今都变成了宝贝!”
李大兵介绍,他家1200多头牛产生的粪便进入粪污处理设施后,通过发酵变成沼气、沼液和沼渣,其中沼气用来发电,沼液和沼渣用来还田。腐熟的粪肥对改善土壤结构很有帮助,还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强作物抗病、抗旱能力,提升农作物品质。仅去年一年,他的养殖场就为2000多亩农田提供了粪肥支持。
为打通粪肥还田堵点,宝丰县依据规模化养殖企业产生的粪污量、土壤消纳能力和运输成本等因素,科学规划粪污还田地域和面积。公开遴选14家社会化服务组织,由服务组织链接养殖和种植主体,开展粪肥施用全过程专业化服务。成立技术服务小组,设立22个监测点,建立还田信息台账,对粪肥质量、土壤理化指标长期跟踪监测。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11-08/340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