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把式”的农机升级之旅
冯军兵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浩51岁的安学岭是河北省大名县铺上镇后磨庄村的“老把式”,十几岁起就跟着父母在农田里摸爬滚打,积累了不少种地经验的他不满足自家的十几亩地,从2014年开始陆续承包土地,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已经有着8年规模种植经验的他,见证了大名县农业机械推广与普及的过程。
“那时候,从犁地、播种、施肥再到丰收打谷都是人工出力,种几亩地都发愁。”谈起过去机械化运用程度低、忙得不可开交的场景,安学岭深有感触。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升级,拖拉机逐渐取代人力、畜力,喷壶喷洒农药也被无人机取而代之,旋地机、播种机、收割机等越来越多农耕设备涌现,自动式收割、机械化播种、无人机施肥……科技加持下的现代化农业,实现从犁田播种到收割全自动化。如今,在冀南大地上愈来愈少见“面朝黄土背朝天”忙碌不停的农民,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或巨大或小巧的农业机械。
“现在种一百亩地跟玩似的,旋耕施肥播种一体化,150亩农田犁地、播种、施肥只需两天。”安学岭说,2016年自己买了第一台打药车,由此开启农机种植之路,如今打药车换成了无人机,农机设备种类也越来越多。他感叹道:规模种植,农业机械必不可少!“农机设备好用是好用,但是也得会使用,才能发挥农机集中性高强度使用的特长。此外,还得学会修理、保养农机知识,这可都是几十万的宝贝。”指着整齐停放的各式农机,安学岭笑着说道。
在安学岭看来,自己承包的150亩晚播小麦长势良好,不仅因为使用多种农业设备,还离不开自己参加培训学到的农技知识。作为种粮大户,农作物种得好、产量高,村里人有农技方面的疑问都来上门请教,他是村里的公认的“老把式”。“以前傻种地,吃过不懂技术的亏,眼睁睁地看着农作物生了虫、得了病,却不知道啥原因,只能干等减产。”安学岭说。这些年,他不间断参加县里组织的农民培训班和农技知识培训,和专家、农技人员逐村考察学习田间管理知识。
农业机械化时代,带来粮食不着地、直接进收购点等便捷好处的同时,也要求农民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我手机里10多个农业微信群,随时可以向老师和同行请教,未来还要坚持参加培训学习,学好了种田本领,用高科技向土地要产量。”安学岭信心满满。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11-01/339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