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是衰落沦陷,还是蜕变重生?


  针对农村一些地区道德失范、发展无序的难题,人们在实践中找到了“积分制”这个有效的抓手。村民们的日常表现被悉数记录、转化为积分,不但提升了村民的精神面貌、契约精神与荣誉感,还实实在在促进了村庄发展。

  用数据说话更加一目了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连年丰收,棉油糖、肉蛋奶、果菜茶、水产品品种丰富、供应充裕。农民人均收入较2010年翻了一番多,农村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事业显著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社会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很多人看到农村房屋破败、村庄凋敝,但其实很多农民,有的已经在城里买房安家,有的搬进了新式的农村社区,过上了现代的生活;

  很多人感怀过去农村的人情味浓、互助友爱,却忽视了传统习俗对个人的束缚,而如今的社会,个人则拥有更多选择的自由;

  有人离开故土,只有等到过节时才会回来看看,也有人已经带着从城市积攒下的技术、资金、经验,回到家乡开始了新的创业……

  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解读乡村也会有不一样的视角。但正如雷蒙·威廉斯在《乡村与城市》中写到的一句话:“要让希望具有可行性,不要让绝望具有说服力。”我想,这也是我们审视乡村应该秉持的一种基本态度。

  

  (五)

  

  要始终牢记: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乡村振兴是为农民而兴

  不久前,曾有一则关于农村建房的新闻引发舆论关注。在一档家装改造综艺节目中,设计师耗费委托人130多万元,改造出的颇具艺术气息的农村屋舍,不仅与周围环境显得不相容,也不符合农民生活的需要和委托者改造的初衷,被网友戏称为“天价毛坯房”。

  其实,无论是当前有些地区,热衷于搞大拆大建、合村并居,盲目把城市的一套搬到农村的“城市倾向”也好,还是类似于这次农村房屋改建中,设计师以自我的艺术追求替代了农民对房屋功能性需求的“浪漫主义”也罢,实际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谁,才是乡村建设和乡村生活的主体。

  毫无疑问,乡村归根结底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地方,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乡村振兴是为农民而兴。面对转型期乡村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深刻变迁,既要注重传承乡土文化精髓,又要致力塑造现代乡村秩序,把乡村建设成为亿万农民宜居宜业、农耕文明生生不息的美丽家园。

  传承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乡土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血脉。无论时代怎么变,华夏文明的根不能断,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必须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要立足时代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趋势,挖掘提炼传统节庆民俗等乡土文化中的精华,改造其传统、陈旧的表现形式,融入现代元素、时尚元素、创意元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使之扎根广袤乡村,不断发扬光大。

  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传统村落是乡村文化的历史见证和重要体现,乡村古建筑是传统技艺和乡土文化的集大成。要坚持保护优先、突出特色、合理利用、活态传承、共治共享,健全传统村落监测评估、警示退出、拆迁前置审批等保护机制。既保留传统风貌和乡土味道,又满足农民对现代文明生活的向往和需要,着力提升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保护、利用、传承的有机统一。

  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手机直播等新产业新业态,让农耕文明在农事表演、农具制作、农家饮食中得到传承弘扬。开发具有历史特征、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打造文化底蕴厚重、乡土气息浓郁的乡村旅游景点,让城乡居民在“土”里品味乡情,在“俗”中感受乡愁,在乡村找寻宁静的“心灵港湾”。

  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乡村归根到底是农民的乡村,乡村怎么建、建成什么样,得由农民说了算,不能按城里人的想法来,也不能按文人墨客的看法建。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搞好厕所革命,让农村逐步具备现代文明生活条件。因地制宜开展农房改造,反对大拆大建,对确需搬迁的要妥善解决好农民种地就业问题。如果农民不理解、不接受,即便是为农民好,也要等一等、放一放,待时机成熟时再推进。在乡村搞建设,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时效,做到求好不求快。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数据 农业生产 基础设施建设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