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也是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不仅结出了丰硕的农业产业果实,也孕育了更多独特的经济组织形态。从乡镇企业逐渐发展而来的乡村产业,经历了从艰难孕育到百舸争流的蜕变过程,走出了一条伟大的蝶变之路。
从艰难孕育到“异军突起”
1949年的中国,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仅有86元,人均300克的钢产量连人均一把锄头都满足不了,更别提有什么乡镇企业了。
乡镇企业的母体是地方工业及社办工业。江苏无锡,这个被认为是乡镇企业发源地的城市,见证了新中国乡镇企业的从无到有。坐落在无锡市锡山区春雷社区的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记录着70年来乡镇企业的沧桑巨变。春雷社区前身是苏南一个普通小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它因“春雷造船厂”而声名远播。春雷社区映射着一段历史,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在绝大多数农民刚刚吃饱肚子的时候,春雷造船厂便做到了户均收入千元。周边的村落眼看着春雷村办企业致了富,都干劲十足。春雷造船厂的成功犹如一声“春雷”让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诞生。
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国家工业化、允许发展地方工业包括社办工业以来,1959年社办工业企业70万个,总产值100亿元,约占农村工农生产总值的16.75%。1977年,社队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332亿元,农村非农劳动力和非农产业产值占农村比重分别达到4.67%和21%。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曾任教于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学院的社会学、民族学专家费孝通教授在改革开放初期考察江苏小城镇发展时曾说:“社会工业的这种强盛的生命力和普遍的适应性,不能不使人联想到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草根深深地扎在泥土之中,一有条件它就发芽,就蓬蓬勃勃地生长。”
经济短缺时代商品和服务的长期匮乏满足不了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最基本的需求,单一公有制经济容纳不了日益增长的就业需要,特别是不能吸纳“包产到户”后几乎瞬间释放出来的巨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两个因素让乡村企业开始“春风吹又生”。
乡镇企业的出现让村里也有了或大或小的产业,这让农业劳动力就地转化为产业劳动力,农村社会出现新的活力。1978-1991年平均每年增加就业621.7万人。
据统计,1978年,乡镇企业就业人数为2826.56万人,而到了1991年,这一人数则达到了961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0.21%;1978年,乡镇企业增加值为209.39亿元,1991年达到297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26%,占农村增加值的比重也达到35.74%。
从“二次创业”到转型提升
改革春风吹满地。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促进乡镇企业摆脱了计划与市场争论的羁绊,大踏步登上经济社会舞台。在这个巨变的时代里,有些人抓住了机遇,成为了时代的“领头羊”,为中国乡村的发展变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甘肃张掖市前进村的马志祥就是其中之一。1980年,成绩优异的马志祥由于交不起学费而放弃学业。辍学后的马志祥干过各种各样的活儿。后来,马志祥决心干出点名堂。他从两个姨妈家各借了1000元,最后又卖了家里的骡子,赊了600元,换了一台拖拉机,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完善和普及,马志祥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富起来的马志祥决心回村发展产业,带动全村父老乡亲致富。2001年,马志祥被选为前进村党支部书记。接下来的几年里,马志祥利用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带领村民搞温室大棚,以市场为导向种植各种蔬菜。他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在温室内栽种的油桃树下,套种西红柿、黄瓜等蔬菜。
发展乡村产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久久为功。在经历长期考察学习后,马志祥带领村民成立了前进牧业公司。目前,前进牧业总资产已达16亿元,形成了一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城乡居民、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具有深远意义。
还有许多的“马志祥”成为改革开放的开拓者,他们开办乡镇企业,发展乡村产业。正是在这些人的推动下,乡镇企业就业人数从1991年的9609万人上升至1995年最高峰1.35亿人。在乡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从1991年的3.9亿人下降到1996年的3.482亿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9-21/202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