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莎车县,米夏乡种植大户秦晓兵种了3000亩棉花,因土地黏性较大、灌水过多、化控不足等导致棉花叶色发黄、植株瘦弱。中棉所新疆科研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根源研究员带领科技扶贫工作组成员来到现场指导,提出了“先控后补”的补救措施(即先通过化学调控抑制棉花过快生长,再重施氮磷肥,为棉花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目前棉花长势喜人。
恰热克镇土壤沙石多,保水能力差,棉花生长易受干旱影响,同时,黄萎病日益严重,棉花产量一直低于周边植棉乡镇。为此,专家团队带去了不同的水肥施用配方和黄萎病防治药剂,有效改善了棉花生产状况。
恰尔巴格乡的棉农吐洪尼亚孜拥有20亩土地,进行巴旦木与棉花套种,往年籽棉亩产不到200kg,科技扶贫工作站专家多次前来调查指导,让他看到了丰产和增收的希望。
三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宋国立带领中棉所科技扶贫工作组成员,在伽师县、莎车县、巴楚县分别召开了棉花新品种新技术示范观摩与培训会暨2019年科技扶贫工作中期总结会。
在现场观摩当中,种棉大户对中棉所在当地示范的新品种“中棉所96A”的表现极为关注。记者在现场看到,与对照田相比,“中棉所96A”植株整齐、高大,结铃多,枝干上长着细小绒毛,专家说,这可以有效降低蚜虫的侵害。“中棉所96A”有着高产、优质、抗逆、早熟、适合机采的特点。新疆中棉种业经销商施炜高兴地说,观摩刚结束,就有不少棉农向他提出订货,明年喀什地区优质棉种植面积肯定会大幅上升。
在莎车县观摩现场,宋美珍研究员随手挑了一株棉花,拔下来去掉叶片,一数棉铃,竟然有26个之多。中共莎车县委常委解正海高兴地举着那株棉花让大家拍照:“有了这样的品种,我们脱贫致富的步子迈得就更大了!”
专家表示,“中棉所96A”的一个棉铃一般能产籽棉5克以上,按一株棉花结铃15个、一亩棉田9000株计算,理论产量可以达到600多公斤,保守计算亩产籽棉也在500公斤以上,而当地棉花亩产高的也只在400公斤左右。“中棉所96A”主要培育者张西岭研究员告诉记者,“中棉所96A”纤维长度32.3cm、强度31.8N/tex,马克隆值4.1,纤维整齐度84.8%,是一个优质、高产、早熟、抗逆性强的好品种。据了解,“中棉所96A”示范基地在伽师县有1570亩、莎车县有2300亩、巴楚县有2800亩。而喀什地区棉花种植面积超过660万亩,推广前景非常广阔。在新品种的示范推广下,相信广大棉农明年的收成会更好、收入会更高。
在采访中,谈到中棉所在棉花主产区进行科技帮扶的着力点时,宋国立表示,科技扶贫工作首先应找准服务定位,中棉所要发挥自己的人才优势,积极与定点帮扶县棉花产业发展战略相结合,力争成为当地棉花产业发展决策“智囊团”;还要充分突出“科技”二字,发挥中棉所“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优势,全面开展“派专家、送技术、出主意、做示范”等科技帮扶活动,给棉花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9-20/202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