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创作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

  曾几何时,黄河由于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水害严重,“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长期以来,中华民族为了黄河安澜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新时代,黄河流域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的地位十分重要。

  继推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后,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摆上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议事日程……

  

  “我一直很关心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黄河,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分量很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多次就三江源、祁连山、秦岭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提出要求。上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期间,专门调研了黄河流域生态和经济发展。

  18日上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河南郑州举行。

  “国庆前夕大家都很忙。再忙,黄河问题还是要安排时间认真研究一下,党中央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主持会议的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我们都把黄河称为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从上游到下游,从地方到中央,沿黄9省区负责同志来了,十几位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也来了。大家共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计,谈认识、讲体会、摆问题、提建议,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黄河,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说。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考察的省份河南,正好是黄河的“豆腐腰”部位,是地上“悬河”最突出、历史上决口最多的河段。选择在河南郑州召开这次座谈会,党中央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为了开好这次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事前要求有关部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座谈会前一天,他走进黄河博物馆,前往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临河广场,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治黄的历史,实地察看黄河的生态保护和堤防建设情况。

  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临河广场,总书记凭栏远眺。

  黄河,如一条昂首巨龙,劈开青藏山川,穿过高原峡谷,跃壶口、出龙门、闯三门峡,九曲十八弯,奔腾入海。千百年来,她滋养着流域内亿万人民,也曾肆虐八方、祸害生灵。

  眼前的黄河,天高水阔,林草丰茂。虽然没有了昔日“百里不见炊烟起,唯有黄沙扑空城”的悲惨景象,但黄河水裹挟着泥沙滚滚东流,对水患丝毫不能放松警惕。

  习近平总书记目光深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创作好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古今治黄史也是一部治国史

  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素来“多淤、多决、多徙”,黄河治理成为困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大难题。

  “平时来水少,汛期发大水,不仅含沙量极高,且水沙异源,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座谈会上,一位来自部委的负责同志连“倒苦水”,也点出了黄河的病症。

  黄河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在“千秋治河”展厅驻足良久。从大禹治水、到明代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一个朝代接一个朝代,人们孜孜求索,同黄河水患作斗争,甚至寄望于河神祭祀、镇河神兽。

  走近明代潘季驯的《河防一览图》,习近平总书记放慢了脚步。黄淮运三河并治,褐色的堤防体系蜿蜒起伏;站在清代郑工合龙处碑拓片前,他仔细端详。碑文记载了清代最大一次堵口事件,“兵夫力作劳苦久”,治河之艰辛历历在目。

  一幅黄河改道图,习近平总书记久久凝视。决溢范围北至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南北循环摆动,水之所至,“城郭坏沮,稸积漂流,百姓木栖,千里无庐”。

  “黄河宁,天下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生态保护 湿地 水土保持 数据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 导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