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骆驼湾迎来新曙光


  

  昂扬进取有精神

  “咱们的居住环境好了,生活环境也变好了。最明显的变化是,老头老太太的精神面貌不一样了,村里的一个库房门口原来有个碾子,老头老太太冬天没事就坐在那儿一溜儿,家长里短就这么闲聊,基本上冬天就是这么一种状态。夏天也是,吃过午饭以后,老头老太太就在那路边打扑克牌。现在基本上没有那种情况了,大家都忙得顾不上了。”任二红跟记者分享他的观察体验。

  是什么让老人们“忙得顾不上”了呢?在村“第一书记”刘华格看来,是村脱贫产业的整体开发——餐饮、民宿、零售业所提供的服务岗位,以及村保洁、绿化等公益岗位几乎吸纳了留守村中的全部剩余人口,真正实现了“人人有活干,户户无闲人”。

  每日从龙泉关镇骑电动车来骆驼湾山货土产店上班的赵海英深感变化之大:“以前没有挣钱的地方,年轻的都出去打工了,现在好了,你们可以去村里的露天饭店‘回家吃饭’看一看,六十多岁的妇女,不论是打扫还是帮厨,都能挣钱!”在赵海英看来,骆驼湾里原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大叔大妈们身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精神抖擞、脸上都带上了笑容。

  的确,相比于村广场上的小吃街,“回家吃饭”的特色不仅在于地道的家常菜,更在于“人”——从烹饪到服务,忙碌其间的大多都是彼此相识多年的老姊妹。

  记者在火炉前找到了正在烤制煎饼的72岁老人顾宝青。2012年习总书记在骆驼湾走访的第一户,正是唐荣斌与顾宝青夫妇的家。老人的旧居如今修旧如旧,成了骆驼湾最具纪念意义的景点之一。随着露天饭店“回家吃饭”的开张,顾宝青主动为露天食堂提供了烙制“摊黄”等本地面食的全套炊具,也一并带来了已渐渐“失传”的烹饪手艺,每月领取工资2000元。顾宝青趁着烹饪间隙对记者说:“每天到这儿干活,身体好像比原来还强嘞,再也没有这儿疼那儿疼了!”

  73岁的五保老人韩来福,年轻时给庙里画过壁画,前些年,他靠着每月四五百块救济金过日子,常常拎着壶酒,在大街小巷闲游荡。今年他主动找到刘华格,向她要活儿干。他现在每天在村大戏台的一角负责在草帽上写字、卖草帽给游客。谈起自己思想的转变,韩来福老人望着焕然一新的文化广场,感慨地说:“形势变了,思想也要跟着变,现在,有业才算有家!”

  “随着富民产业的兴起、住房条件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完善、旅游产业的发展,村民不仅摆脱了物质贫困,更实现了思想脱贫、精神脱贫。”阜平县委书记刘靖说。村民由之前的“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参与包棚种植、务工就业、发展农家乐的多了,闲暇时到文化广场娱乐、到农家书屋学习充电的多了,乡风文明蔚然成风。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骆驼 香菇 食用菌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