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绿色新兴产业释放发展红利


  

  

  

  

  位于邳州市铁富镇姚庄村的“时光隧道”。资料图

  

  

  

  

  曹国峰在“百卉园”里向游客们介绍他种植的蝴蝶兰。资料图

  千里京杭运河,孕育了两岸丰饶的城乡文明。作为东陇海产业带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新兴工贸城市,兼具水乡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的生态宜居城市,江苏省邳州市社会治理创新和地方产业快速升级,引起广泛关注。

  城与乡的界限被重新定义,传统社会治理模式遭遇挑战。在此背景下,拥有近二百万人口、县域面积位列徐州市辖区第一的邳州,从“公共空间治理”破局,找到统筹城乡环境与社会治理的一揽子方案。从2016年开始,几十年拆不掉的违建拆了,常年被占的断头路通了,“四荒四乱”被彻底整治并回归公有。群众目睹了曾经的荒滩荒地变成了森林花海,七纵九横的水系充满灵韵。

  建立在“公共空间治理”基础上,绿色新兴产业正在释放更多发展红利。作为全国知名的“银杏之乡”“大蒜之乡”“板材之乡”,绿色生态、精深加工、品牌创建等现代化要素,正全面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重构。

  邳州市委书记陈静说:“聚力产业创新、聚焦生态富民,以担当抓落实,以实干促发展,走对走好新兴产业爆发增长、绿色产业持续升级的发展路径。”邳州所选择的路径上,已经硕果累累。

  

  银杏“时光隧道”里的产业经

  邳州市铁富镇姚庄村,本来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因为一条“银杏路”闻名遐迩。在这条长3000米的林间小道旁,两侧的银杏树均匀排列、枝叶茂盛,漫步其中,时光流淌的幻象仿佛触手可及。2011年,摄影师陈智拍摄的一幅照片《秋天的童话》获得国际大奖并被《国家地理》杂志登用,让姚庄村的银杏路名声斐然。

  村民冯均忠的超市,就在“时光隧道”旁。2016年以前,超市门前有一片村集体垫起来的“汪塘地”。他没想那么多,为了扩大经营面积就在这块地上盖起了房子,铺面离主路面仅一米远。“做生意的都想把店面往前延伸,那样更显眼、生意更好。”冯均忠说。

  没多久,“公共空间治理”应民意而至。姚庄村党支部书记冯刚回忆道:“当时镇上、村上的同志轮番做工作,请他把侵占公共用地建的房子拆掉,冯均忠怎么也不愿意,还说盖房子前前后后花了三万多元,凭什么说拆就拆?”

  一筹莫展之际,冯均忠的儿子冯向军回来了。常年在外工作的他,一直在微信上关注家乡公共空间治理的动态,尤其看到北京、南京的高铁站里,家乡的银杏美景被放在了醒目位置,自豪感就止不住的涌出来。于是他主动做父亲的思想工作:表面上虽然私利受损,但环境好了,游客多了,于公于私都比自家门前的“巴掌地”更重要。冯均忠逐渐改变了执念,最终同意拆掉违建的铺面。

  店面虽然变小了,门前的路面宽敞了,隔着马路就能看到“时光隧道”,冯均忠的生意好起来了。“我们一边进行公共空间治理,一边创建特色田园乡村,打造高质量乡村旅游示范点,吸引更多的客人。”冯刚说。

  三年多来,姚庄村为了搞好乡村旅游,通过公共空间治理陆陆续续拆除违章搭建106处,清理村庄道路4500余米、排水沟2200余米;1400米长、7米宽的“姚庄大道”既方便了村民、也带来了游客,整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关键是360多亩土地被重新收回公有,并通过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拍卖、发包,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30余万元。2018年慕名来姚庄村的游客达到了350万人次,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31280元。

  邳州市副市长李世峰说,“打开公共空间,直通人民心间,无论是对社会资产增值保值、改善城乡环境,还是发展绿色新兴产业,说到底公共空间治理的出发点始终是群众。”

  “听群众说、向群众讲、带群众干、让群众享”,在“群众”逻辑的指引下,整个邳州城乡换了新颜,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全市上下形成了养成新习惯、塑造新民风、共建共享新邳州的生动局面。

  在邳州市北部的官湖镇授贤村,3800余亩的银杏湖是另一番恢宏气象。2015年以前,这里只是一片杂草密布,污水横流的滩区,是典型的“四荒”地。作为公共空间治理的重头戏,贯通全市水系、清理荒滩荒地被提上日程。一条橡胶水坝拦出了银杏湖,也成为了“引沂润城”工程的源头。银杏湖为全市储备水资源,根本上解决了邳州北部的港上、铁富、官湖等镇18万亩农田的灌溉水源问题,曾经“不是断流就是洪水”的河道成为了黄金水道,从根本上刷新了邳州水生态的理念。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银杏 蝴蝶兰 种苗 山楂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