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山东:会当凌绝顶 兴农鲁韵长


  不仅是寿光,不仅是蔬菜,在全国乃至世界人民的“米袋子”“菜篮子”“肉筐子”中,都有山东农民的辛劳汗水和重要贡献。地处鲁南的兰陵县和鲁西的莘县,蔬菜种植面积都在100万亩上下,是北京和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蔬菜产地;位于山海相依间的烟台市,苹果、大樱桃、葡萄酒、梭子蟹、海参等品牌农产品畅销海内外;在位于沂蒙山腹地的金锣集团,年可屠宰加工生猪2000多万头、肉鸡2亿只、年产肉及肉制品300万吨……

  2018年,山东蔬菜及食用菌总产8192万吨,园林水果总产1673.8万吨,肉蛋奶总产1521.4万吨,水产品总产816.6万吨,均居全国第一位。“70年来,山东农民的艰苦奋斗和伟大创造,生动诠释了农业的保供给作用,极大丰富了全国人民的餐桌。”李希信说,“近年来,山东农民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强化质量管控和品牌建设,正在整建制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改革历程中留下深刻印迹的“创新实践”

  “但愿人长久,相伴得利斯”,这句为众人熟知的广告语,如今已是一村人幸福生活的写照。行走在诸城市得利斯村,制式统一的乡村别墅整齐排列,三三两两的村民悠闲围坐。“俺和老伴儿都是得利斯的退休职工,现在衣食住行样样不愁,唯一的任务就是照顾好小孙子。”年近古稀的村民郑刚烈说。

  如今的幸福生活,却让郑刚烈回忆里的穷苦岁月更加清晰:“辛辛苦苦几十年,没攒下粮食也没挣着钱,光棍子却拉起一个连。”彼时,这个村庄的名字还叫“西老庄”。上世纪80年代,在时任村委会主任郑和平的带领下,西老庄村开始办起面粉厂、屠宰厂,与诸城外贸等企业一起,探索出贸工农一体化发展道路。后来,又推动了以“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实现规模经营”为特点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逐渐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格局。

  随后,农业产业化这一源自农民的创造,飞出诸城,走向全国,在新中国农业农村改革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光流转到2017年,在“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战略布局下,新农村建设大幕拉开。诸城针对村庄数量多、布局分散、农村人口转移加快的实际,又创造性推进了“基础设施优先、公共服务优先、农民意愿优先”为特点的“多村一社区”建设,走出了一条崭新的农村社区化发展道路。

  70年来,诸城在农业农村改革方面的创新实践,恰是山东农民勇立潮头、创新求变的缩影。改革开放初期,胶东地区创造了乡镇企业发展的“胶东模式”;上世纪80年代末,莱西县以党支部为核心,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村委会、经济组织和群众团体建设相结合,创造了农村治理的“莱西经验”;其他如莱芜简政放权、章丘依法治村等经验,也都在全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粮食 冬小麦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