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新时代司法所工作展现新作为


  后来在回访中,小郭高兴地说,“自从离婚后心情就没有好过,经过司法所的努力,将土地及受伤费用的事情都解决了,感觉现在生活又有希望了。”小杨也表示,司法所工作人员的细心沟通和教导,令他心服口服。

  常信乡所在的贺兰县共有119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其中乡镇调委会7个,村居调委会76个。今年以来,司法所指导各级各类调委会共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178次,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20件,调处成功595件,调处成功率达96%,获得辖区内村民一致好评。

  深入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将人民调解书写在广袤农村大地上。按照全国司法所工作会议和全国调解工作会议的工作部署,全国司法所认真落实《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三年行动方案》,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

  

  公共服务到指尖,速度快

  在全国司法所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很多地区代表在发言中都提到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加强司法所信息化建设,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统筹发挥司法所基层法律服务主阵地作用”的理念。

  内蒙古自治区地广人稀,人员居住分散,特别在牧区,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不均衡,偏远地区牧民获得法律服务难,据介绍,最远的群众距当地司法所的距离超过160公里。据此,内蒙古司法厅党委决定用信息化手段破解司法所工作的“痛点”“堵点”“难点”,利用科技破解“距离远”的问题。经过调研,最终确定用4K智能机顶盒公共法律服务电视终端为偏远地区牧民提供法律服务,率先实现“律师入户”,为全区280万户居民提供不出门的法律服务。目前,使用点击量已达1.7亿人次,通过视频为96万人次提供法律咨询,极大地提升了公共法律服务能力。

  江苏省正在构建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和“一村一法律顾问”服务,覆盖率达100%。此外,还建立了“法润民生”微信群20533个,实现“双微双员”进村全覆盖。为提高村民法治素养,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全系统在用“脚板”为民服务的同时,发挥微信即时性、互动性、简单易用等特点,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精神,加快乡村法律顾问服务微信群建设,全力打造“指尖上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搭建起“线上+线下”“现场+远程”为农民服务双通道。

  在推进司法所工作信息化上,江西省已经将此列为便民利民的一项“民生工程”倾力打造,截至目前,依托12348江西法网大数据技术,与近3000家法律服务机构、1.4万余名法律服务人员互联互通,基本实现了司法所业务网上咨询、网上申请、网上办理、网上查询等“一网通办”“全程网办”。今年以来,江西省司法所网上受理法律服务事项申请6.8万件,在线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万件,远程调处矛盾纠纷3.5万件,真正做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进一步缩短了法律服务群众的时间和空间距离。

  据了解,全国很多地区都在积极推进司法所信息化应用,提升工作质效。如天津、山东等地通过“津调通”“民调通”等APP平台开展调解工作;北京市司法局积极研发人民调解微信小程序、律师村居法律顾问APP、掌上12348服务;浙江省在重点司法所配备219台多功能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机,开设24小时“法律超市”,推进司法所各项工作数字化、智能化,司法所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数据 今年以来 载体 定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