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传君)在全面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四川创新实施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9+3”免费职业教育,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民族地区、困难群体倾斜。这是9月5日记者从四川省新闻办举行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第3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为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四川在民族地区实施“一村一幼”,目前已开办教点4888个,辅导员16174名,在园幼儿20.83万名。实施4年来,不仅化解了入园难矛盾,而且在消除义务教育教学语言障碍、培育儿童文明新风尚、解放农村劳力、助力脱贫攻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加强控辍保学工作,采取比对户籍学籍、分类复学、依法劝返等措施,仅民族地区就劝返6万余名儿童少年入学复学。民族自治地方共有寄宿制学校1342所,占比40%,学生62万人,占比54%,形成以乡镇寄宿制中心校为主体,片区、县城和州府寄宿制学校为龙头的寄宿制教育格局,基本实现“应住尽住”。
整合省内教育对口支援,四川实施了“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藏区千人支教十年计划和《省内优质学校对口帮扶深度贫困县中小学》帮扶工作。近五年,累计选派1.22万余人(次)教师支教,接收9200余人(次)挂职锻炼或跟岗学习;组织开展3.4万余次“教、研、训一体化”活动;异地培养学生近6000名。成都等10市1160余所优质学校对口帮扶民族自治地方45个深度贫困县1287所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
四川专门针对民族地区(51县和16个民族待遇县)制定实施了特殊招生加分和降分政策。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和预科培养计划,每年有200多人的学生通过“少干”考入双一流学校就读硕士和博士,有2400人左右通过省内预科计划升入省内普通高校。
2017年,省教育厅下发《关于积极推进双语教育持续协调发展的通知》,坚持双语并重并举,全面强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所有学校都从小学一年级开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按照国家政策要求,构建起了民族文字教材“编译、审定、出版、发行”的完整体系,充分展示了党的民族平等政策。
在聚焦重点、化解难点的同时,坚持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工作方针,四川下大力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内地民族班教育、民族文字教材建设等特色和特殊性教育,依法保证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落地落实,保证了教育教学有序有效开展。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9-09/202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