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两位“农人”共话升级


  学农7年、从事传统农场管理8年的陈文雅,如今有了一份新职业——京东农场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工作人员。这次既算“农场内”又不算“农场内”的跳槽,是她个人职业生涯的一次跃升,也是当前农场管理方式升级的侧影。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的小香米是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可惜鲜有消费者了解。“最佳解决方案就是对接全国知名的电商平台。”蒙清农业公司负责人刘峻承表示。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稳定达到电商平台的要求,蒙清农业计划借助京东农场数字化溯源系统和技术打造2000亩高品质的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陈文雅看准了需求,打算为蒙清农业的种植基地带来一次“大升级”。在蒙清农业清水河小香米农场,陈文雅的对接人是王亚菲。32岁的王亚菲是一位农学硕士,如今他每天忙活的事是把种地的经验数据化,这对科班出身的他来说倒是一项全新的工作。

  在农场的智慧管理平台前,王亚菲告诉记者:“我们的田里设有多个数据收集点,收集温度、湿度、风力等信息,上传到云平台,处理后的数据会用于指导生产,成为生产的标准。”

  只有把种地经验数据化,现代科技才能在农场中找到用武之地,如利用物联网传感器采集土壤及环境信息、无人机植保、农机智能化调度、灾情及虫情预警等。农场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工作效率才能显著提升,产品品质也才能有稳定保障。

  除了做好管理和监测工作,陈文雅还溯源而上,不断优化农业生产标准。农场通过智能摄像头和云直播打造了一个产品安全可视化平台,将生产过程的实景数据加密上传,同步形成视频追溯信息,并按照“一物一码”标准实现溯源信息的公开和透明。

  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升级的诉求,通过渠道商传递给了“陈文雅”们,而农场提高农产品品质管理水平的期望,则直接寄托在了“王亚菲”们身上。他们和千千万万现代农业产业的“奋斗者”一样,成为了就业和农业双升级的主角。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数据 农学 农业生产 处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