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发挥协同创新优势 科技助力攻坚克难


  宁陕县作为陕西省南部的一个贫困县,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地和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县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其中包括大量的椴树、漆树、五倍子等优质蜜源植物。据估算,宁陕森林载蜂量可达10万箱以上,年产优质蜂蜜1000吨以上,产值超1亿元。然而,就是在这个“流淌着液体黄金”的殿堂,迄今还有贫困户3844户、8925人,依然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县。在这里,蜂产业承载着当地百姓的脱贫致富梦想,全县有2160余户农户从事中蜂养殖。曾经在当地,养蜂主要靠天,蜂农希望提高养殖技术却不知从哪做起。蜂产品联盟专家团队深入宁陕调研,积极开展扶贫扶智工作,并确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李建科教授作为对口宁陕帮扶责任专家。经过几轮调研后发现,当地虽有养蜂习惯,但老百姓缺乏科学养蜂观念和技术。在当地,老百姓依然靠传统观念养蜂,土法树洞养殖管理粗放,毁巢取蜜,常常是将带有蜜蜂幼虫的蜂巢取出弄碎、制作土蜂蜜,这种杀鸡取卵式的落后生产方式,难以保证其产品的卫生标准和质量;饲养技术不过关,政府扶持购买蜂群后,蜂农不懂蜜蜂在缺蜜粉季节还要饲喂,因而蜂群常常饿死或飞逃;冬天在不该饲喂的时候依然喂稀糖水,这样蜜蜂因兴奋而飞出,遭遇外界低温而冻死;蜂病防治难,蜂农对蜜蜂重要病虫害缺乏认知和防治手段,尤其是对于中蜂癌症——中囊病束手无策,坐以待毙。

  对此,“蜂产品联盟”带着先进的养蜂理念和养蜂技术,在8个月时间内先后6次深入宁陕开展科学养蜂技术、蜂病防控、蜂种选育和产品加工等环节技术指导,开展现场培训10余次,向贫困地区群众培训便于管理的活框取蜜养蜂方式,有效解决了中蜂的现代化饲养技术问题、中囊病的防控问题,户均增收4000元,显著地提高了产蜜量和养殖户的收入。

  “老百姓养的蜂不再跑了,蜂群强大了,蜂群产蜜量从5公斤提高到10公斤,翻了一番,收入随之提高,我心里很是欣慰。每次现场培训,蜂农围着我总有问不完的问题。”李建科教授说。因为长期和蜂农在一起,他也被亲切地称为“蜂汉子”。

  当地的“疯婆娘”养蜂专业合作社建立了标准化示范蜂场和蜂蜜加工厂,合作社现有社员263人,其中留守妇女社员138人,为70多户贫困户每户无偿提供5-8箱蜂群。合作社按照“园区+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土地入股、产品回收、园区务工、技术入股共建养蜂扶贫示范基地,资金入股分红等多渠道带动贫困户增收。“‘疯婆娘’是合作社的品牌,如今却成了我的绰号,但这也是让我自豪的绰号。”宁陕梨子园养蜂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世红说。

  有了蜂产品联盟的保驾护航,短短几年,宁陕全县中蜂数量由不足4000箱发展到1.8万箱,蜂蜜产量126吨,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产业初具规模。全县有516户贫困户养蜂7854箱,年产蜂蜜39.3吨,户均增收4000元。2018年7月,宁陕县被授予“蜂业提质工程示范县”称号。“疯婆娘”合作社被国家优质蜂产品科技创新联盟命名为“优质成熟蜜生产基地”。

  在湖北恩施,蜂产品联盟探明了当地有毒蜜源植物,成功研制了蜂蜜中雷公藤甲素检测试纸条,一举解决了困扰当地几十年之久的难题,同时建立了“中蜂1528”精准扶贫模式,确保蜂农当年收入不低于8000元。在甘肃陇南,蜂产品联盟凭借当地发展电商的东风,帮助蜂农建立网店和微店,指导蜂农科学宣传,实现特色、优质土蜂蜜的火爆销售。

  “2020年要确保全部农村人口实现脱贫,全国还有500多个贫困县要摘帽。而这些县贫困程度更深、贫困规模更大,是硬骨头中的硬骨头。不忘初心,勇担脱贫攻坚历史重任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义不容辞的使命和担当。在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历史交汇期,如何进一步开展好精准扶贫工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心中的答案愈发清晰。”梅旭荣表示。

  本版文字整理 颜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猕猴桃 牦牛 土地 肉鸽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