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发挥协同创新优势 科技助力攻坚克难


  编者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通过科技攻关、成果转化、要素对接等发挥科技创新在精准扶贫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是科技扶贫的重要方式。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自2014年成立以来,依托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围绕脱贫攻坚,鼓励科技人员投身扶贫事业,带领联盟科学家团队深入到贫困一线,依托联盟科技力量,瞄准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痛点、难点问题,发挥产业扶贫技术优势,攻克了脱贫攻坚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难关。

  

  鸽产业联盟 为脱贫攻坚插上科技的“翅膀”

  

  

  

  

  鸽业联盟技术专家在鸽舍观察鸽子生长情况。资料图

  鸽肉营养丰富,我国民间素有“一鸽胜九鸡”的说法。据统计,当前全国肉鸽市场需求量约为每年6亿只,且近年来肉鸽年均需求增幅保持在15%-20%的水平,肉鸽市场增长势头强劲。同时,我国种鸽存栏量约4500万对,全国每年新增种鸽需求量约900万对,但供应量仅为350万对,种鸽市场潜力较大。

  “肉鸽养殖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占地少,尤其适合以山区为主的集中连片贫困区。按照一般家庭养殖数量1000-2000只,平均45天出栏一批的速度,一年的纯利能达到6万元以上。”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秦玉昌介绍说。

  鸽业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养殖产业之一,品种依赖进口,育种技术落后,生产模式单一,产业整体规模化、科技化程度较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牵头组建了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汇聚全国优势资源,旨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自2017年11月成立之初,鸽产业联盟就把科技产业扶贫作为重点工作,并在我国北方贫困山区进行大力推广。2018年4月,鸽产业联盟落地太行山区贫困县——河北阜平,并在阜平经济开发区成立了联盟实体——河北阜平硒鸽实业有限公司,推动鸽产业联盟精准扶贫项目——“阜平首家硒鸽产业富民示范项目”的实施。该项目总投资3.7亿元(其中,阜平硒鸽健康产业园投资2.6亿元、食品加工园区投资1.1亿元),项目全部投产后,存栏种鸽将达到55万对,每年可向全国市场供应优质种鸽60万对,富硒乳鸽1000余万只,实现年销售收入2.9亿元、利润6600余万元;将为阜平县周边农村居民提供就业岗位3800个,年稳定输出约4000万元岗位工资;通过利益联结机制每年向1.2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1470万元,加快了阜平县老百姓脱贫致富的进程。

  “以前自己养水貂,因为不懂技术,不但没有挣上钱,还赔了本儿。现在在这里打工,不光每月有固定收入,还能学技术。”在阜平硒鸽健康产业园里,正给鸽子喂食的王林口乡东王林口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建华(现已脱贫)说。

  鸽产业联盟阜平扶贫项目还形成了包括种鸽繁育、硒鸽养殖、饲料加工、屠宰加工、食品深加工、鸽粪加工、果蔬种植、观光旅游共同发展的生态循环产业集合体,带动了856户原粮种植户和834户果蔬种植户的同步增收。如今,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加入到肉鸽养殖行业中。

  此外,鸽产业联盟组织推动的“南疆四地州肉鸽养殖民生工程项目”也于2018年8月正式启动。该项目将通过采用“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对口扶贫+新技术”的运行模式,为南疆四地州开发建设增强“造血功能”,促进该区域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发展。

  “鸽产业联盟通过‘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园区+贫困户’的模式,一方面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一方面促进产业做大做强,为阜平县等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表示。

  

  牦牛助力帕米尔 驮来扶贫新产业

  

  

  

  

  新疆塔县牦牛良种繁育基地引进大通牦牛。资料图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称“塔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牦牛因适应高海拔、低气压、空气稀薄的高原环境而成为当地农牧民群众的主要生产、生活资料,不仅提供肉乳等畜产品,也是当地干部和牧民群众守疆固边的重要交通工具,更是发展高寒生态畜牧业的主导畜种。因此,牦牛产业既是塔县畜牧产业发展的重点,也是塔县产业扶贫的重点,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社会和经济地位。但由于长期未进行系统选育,塔县牦牛养殖存在靠天“吃饭”、粗放经营、良种率低、改良手段落后、养殖水平低、周转速度慢、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猕猴桃 牦牛 土地 肉鸽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