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湖南治湖不难


  同时,农业面源污染也加剧了大通湖的污染。大通湖流域的海拔为26-32米,而大通湖海拔为23-24米。在其流域范围内农田面积约52万亩,农业面源产生水污染物总氮量1885吨/年,总磷量157吨/年,其中55%的总氮、60%的总磷随雨水冲进沟渠河道,部分通过大通湖周边的38个湖口进入大通湖。2015年,大通湖的水质已经变成了劣Ⅴ类水质。

  近年来,通过实施周边退养和生态修复,拆除围网,全面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等行动,水质也在逐步提升。“目前,水生植物已经恢复到20多种,水底的动物和水草种类恢复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的水平。水质恢复到Ⅳ类水到Ⅴ类水之间。”大通湖区副区长刘文介绍,为了生态修复,当地还鼓励周边的水产养殖户发展水草产业。刘文是在大通湖边长大的,深感责任重大:“虽然水质有了改善,但还是希望这里的生态系统能够越来越好。”

  目前,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水质变好了,群众的意识也提升了。”大通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局长向见军说,未来,大通湖区还将积极推行测土配方施肥、绿肥轮作种植等化肥减量技术,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生物农药替代、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植被 化肥 森林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