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从“黔驴技穷”到黔驴“济”穷


  

  

  

  

  图为2018年年底,贵州省松桃县贫困户从养殖基地拿到了分红。资料图

  阅读提示:地处武陵山区边缘的松桃县,2009年全力打造了8000多亩草场的“黔东草海”,引进该县历史上第一个毛驴养殖基地。从“黔驴技穷”到黔驴“济”穷,驴产业托载起当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希望。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唐代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驴》中,一头驴竟然吓到了老虎,全因贵州自古无驴。可近日,记者却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简称松桃县)见识到了“黔之驴”的新魅力。

  梵净山东麓,松桃县盘石镇的“黔东草海”上,芳草遍布,数百头毛皮黑亮的毛驴徜徉其间,或吃草,或嘶鸣,“这是盘石镇的‘黔有驴’生态养殖基地,也是松桃县近几年引进的扶贫产业。”松桃县副县长刘攀告诉记者。

  自古无驴的贵州不仅有了养驴基地,驴产业还托载起了当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希望。从“黔驴技穷”到黔驴“济”穷,松桃县驴产业的基础何来,市场前景如何,带动脱贫能力怎样?记者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深入基地,一探究竟。

  

  深挖资源禀赋 政府为小毛驴搭起好平台

  地处武陵山区边缘的松桃县,75万人口中以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到了68.1%,是名副其实的苗乡,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5.87万人,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26%。位于松桃县东北部的盘石镇更是由于地处偏远、平均海拔较高、耕地分散,被列为贵州省100个一类贫困乡镇之一,如何在立地条件极为困难的条件下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一度成为让松桃县政府困扰的事情。

  耕地不足但林草资源丰富、家底儿薄但生态环境良好。面对杂草丛生、石漠化严重的3万亩林地资源,2009年,松桃县整合石漠化、国土整治等涉农项目资金5600万元,全力打造了8000多亩草场的“黔东草海”,形成了集饲草种植、畜禽养殖和生态旅游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

  “山高路远”的劣势被扭转为“青山绿水”的优势,目前,黔东草海上,放牧肉牛5000多头、羊5000多只、肉猪1000多头、兔5万多只、特种家禽2万多羽。大地是绿的,草食动物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各色的花朵。天苍苍、山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景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专注于发展驴产业的贵州鼎旺实业有限公司就是在这个时候被黔东草海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沛的饲草供应吸引来的。2015年,松桃县引进了该县历史上第一个毛驴养殖基地。

  在从来没有毛驴规模化养殖基础的贵州养驴,还要发展成万头毛驴基地,成为当地带动群众脱贫奔小康的产业,是不是有点异想天开?产业投资方贵州鼎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秀梅告诉记者:“生态环境良好,饲草资源充足,是毛驴养殖的关键基础。这片秀美洁净的草场就是‘黔有驴’最好的品质背书。”产业引进方松桃县政府也经过了深思熟虑:“毛驴养殖技术门槛低,适合山地养殖、分散养殖,如果贫困群众能够参与进来,将会是一项不错的富民产业。”刘攀说。

  大胆创新,小心实践,“黔有驴”就这样在黔东草海上安下了家。与历史不同的是,这一次的“黔驴”不再“技穷”,而是要成为助农增收的好产业。

  

  拓展产业链 企业让小毛驴唱出一台好戏

  陈秀梅是位“80后”,四年前到松桃县开辟毛驴养殖基地时,她没想到自己会遇到那么多的困难。惯于在干旱地区生长的毛驴来到贵州,适应不了湿润的气候,大批的掉毛;位于海拔1200米的养殖基地到了冬天就成了山顶上的“孤岛”,车子在盘山路间一路打滑,人上山都难,要把毛驴运出山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也有好消息,在科研团队的攻关下,平均受孕率只有70%的毛驴在松桃县达到了80%,天然饲草养殖使得基地毛驴的各方面品质上乘。在规模养殖的第三个年头,“黔东草海”上的小毛驴打开了市场——基地原料专供的驴宴火锅、黔有驴粉店开到了各大省会城市,国内最大的阿胶生产商与基地达成合作,基地出栏的肉驴和驴皮将获得稳定的收购,驴肉通过精深加工,正在打造“黔有驴”绿色优质驴肉食品品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养殖基地 土地 石漠化 耕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