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秦渡:书香镇街让阅读成时尚


  

  

  

  

  读者在阅读中心阅读。

  《古今图书集成》载,“秦渡即古丰地,沣水之西岸,丰旧城在焉”,镇北五里的“周文王灵台”是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秦渡镇历史的见证。近日,记者随“书香中国万里行”活动来到这里,道路两旁房舍的古韵还依稀可辨,于6月底建成的镇街文化中心已经迫不及待地为我们讲述一段新的故事。

  走进秦渡镇街文化中心,不大的空间里别有洞天。东面墙上的绘画向我们讲述着秦渡镇的由来,各类书籍整齐有序地摆放在一排排书架上,西侧有提供茶饮的水吧。简约的桌椅遍布中心内各个角落,充分满足每个人的阅读需求。虽然建在镇街,丝毫不比大城市里的书店逊色。最让人欣喜的是,这个镇街文化阅读中心示范带动盘活了全镇55个村落的农家书屋,使书屋的功能作用得到全面发挥,让阅读成为一种“乡村时尚”。

  

  街村联动,让农家书屋“活起来”

  秦渡镇辖27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镇街文化中心选址结合秦渡镇实际特点,定址于秦渡镇规划馆,建立之初便承载了政府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开展全民阅读等公益性文化活动功能。这里也是西安乃至陕西省首批镇街级阅读中心之一。

  谈及建设的初衷,文化中心的负责人说:“这里的建立可不是什么‘面子工程’,而是为解决农家书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原来,为振兴乡村文化,秦渡镇2011年开始在每个村兴建农家书屋。按照农家书屋建成之初的统一安排,委托给各村“两委”进行统一管理,每村书屋藏书量大约在500册左右。

  书屋建立之初,村民们趁着那股子“新鲜气儿”,确实时兴了一阵崇尚阅读的好风气,书屋里人气颇旺。但随着时间推移,农家书屋的运转也慢慢暴露出一些问题。因为经费不足、书籍更新过慢、藏书过少等问题,大部分书屋逐渐失去吸引力,变得门可罗雀、少人问津。

  如何让这55个农家书屋“活起来”?在镇街文化中心建立阅读中心,成为了多方衡量之后得出的解决办法。镇街文化中心可以汇集资金和更多的图书资源,上面与市、区级图书馆联网,下面与各村的农家书屋联动,实现图书资源的流动、共享,解决书籍更新慢和藏书量缺乏的问题。镇街文化中心的图书种类上更加齐全,农家书屋中则农技类图书更多,更“接地气”。

  据了解,该镇街文化中心工程已实际提升并改造了3个农家书屋,布设24小时智能图书机站点20个,对所有书籍联网管理,并配备志愿者随时解决借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机站点间的图书可以通借通还,使图书资源“放在书架上、流动在乡间”,实现了农家书屋的街村联动。镇街文化中心的建立,很好地弥补了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的不足,让村与村、村与镇没有了阅读隔阂,让全民阅读打通“最后一公里”,使乡村文化振兴不留一个死角。

  

  党建引领,把民心“聚起来”

  由于秦渡镇街文化中心和秦渡街道综合服务大厅都位于秦渡镇规划馆内,且毗邻秦渡街道办,党建功能也是镇街文化中心设计的一大特色,在中心最里间开辟了可供党建会议、党建阅读的专门区域。

  专门区域中正值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党员小组在这里开展集体学习。该院党委书记、普外科主任刘念辉告诉记者,“这个文化中心离单位很近,学习资料丰富,学习氛围打造得很好。大家可以利用休息时间、零碎时间前来学习。今后,我们计划将这里充分利用起来,开展党员学习活动。”

  秦渡街道办副主任李菲表示:“我们欢迎更多的支部来这里开展学习。特别是秦渡镇自然村落多,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村子来这里进行党建学习活动。”

  一位正在读报的老党员告诉记者,“我们知道这里开了个读书中心,还有专门可供党建的地方,立刻预定了时间,准备下个月到这里来组织党课学习。村里的党员们听了都十分愿意来参加。特别是村子里几个文化水平相对薄弱的老同志,听说这里可以收听有声阅读,更是迫不及待地提前来这里自主学习了几次。”

  “很多过来这里看书的村民都是在村“两委”的宣传下,一起结伴而来的。”文化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街坊邻里的关系中除了柴米油盐、家长里短也开始冒出了书卷气!”

  这也充分证明,在乡村真正意义上实现文化振兴,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外,还需要一支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一批文化活动热心人,做好带头示范工作。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提上去了,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增强了,民心自然就聚起来了,学习的风尚自然就形成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高新区 基础设施建设 粉丝 今年以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