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充电蓄能”请拨“114”


  “充电蓄能,请拨‘114’。”最近,在湖北省鹤峰县村干部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这里的“114”,不是一个电话热线,而是该县为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专为村“两委”干部开展的一项充电蓄能工程,即一名驻村干部结对一名村“两委”干部,开展学理论、学技能、学方法、学规矩行动。

  “这是4月份第二周教您的技能,您再仔细想想看,是不是在打印时需要在哪里输入数字。”张蕾耐心地走到汤菊珍面前进行指导。

  张蕾是鹤峰县革命纪念地管理中心驻中营镇岩屋冲村第一书记,在今年开展“114”帮学提能工程时,结对帮扶了该村组织委员汤菊珍,手把手地教她学会了党建业务知识、精准扶贫政策和电脑操作技能。

  “以前我在电脑上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打,在张老师的帮助下,现在已经会打字、打印和制作表格了,在村里不仅能胜任工作,回到家后还能在我小孙女面前秀一把呢!”汤菊珍自豪地说。

  对于这样“保姆式”的以带帮学,鹤峰县委组织部要求,驻村工作队每周都要因人而异制订一份学习计划,实现帮学提能全覆盖,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村“两委”班子注入了强大而持久的驱动力。

  为保证村干部“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学有所成”,鹤峰县太平镇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竞赛活动,涵盖上台演讲、材料写作、知识问答、电脑操作、主题辩论等内容。

  鹤峰县紧盯“迅速提能生效”这一目标,建立“季度一比武、半年一测试、年度一验收”的工作机制,由驻村队长和联系村领导牵头,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参与测评,实打实地检验学习成效,很好地激发了村“两委”班子学习热情、干事活力。

  五里乡后坪村董学龙担任村主职干部后,驻村工作队队长刘斌迅速结对开展全方位的帮学帮教。董学龙曾是贵州的一名工程老板,自当了后坪村党支部书记后,很快转变身份。任职不到半年时间,董学龙解决了村“两委”班子老化、党员队伍管理松散的问题,并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烟、菜、药”三大产业,后坪村摇身一变成为“先进村”。

  村“两委”干部就像是一粒粒种子,经过驻村工作队精心的施肥、浇水、修枝,逐渐长成参天大树,为群众遮风挡雨,汇聚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截至目前,全县已实现结对帮学提能全覆盖,共帮学提能村“两委”干部1029名、后备干部648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结对帮扶 种子 施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