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麻姑稻”标准化栽培万亩示范基地,农民正在收割早稻。资料图
阅读提示
麻姑米,又名“银珠米”,产于江西省南城县,种植历史悠久,早在宋朝就被列为皇家贡品,是名贵的地方品种。一直以来,因其产量稀少,寻常人家几乎无缘一尝。进入21世纪,由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主导的麻姑稻改良与绿色种植标准普及取得重大进展,传承千年的优质稻米开始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餐桌上。如今,麻姑米区域公用品牌已经成为南城的一张靓丽名片,麻姑米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当地万千农户脱贫致富。
民以食为天,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作为主要粮食产品的大米,不仅需要注重产量与品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也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当一粒大米与千年文化结合起来,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是麻姑文化主要发源地之一,著名的麻姑米便产于此地。1959年,麻姑米被选为世界农业博览会展品。2018年6月,麻姑米入选江西省稻米七大区域公用品牌。南城县县长汪华辉说:“近年来,南城县不断提高麻姑米种植水平,大力推动麻姑米产业发展,同时积极创建麻姑米区域公用品牌,使优质稻米与麻姑文化有机结合,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更带动了南城县万千农户脱贫致富。”
合作社牵头,振兴麻姑稻种植
麻姑米已经有1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早在宋代便被列为皇家贡品,但其产量稀少,寻常人家几乎无缘一尝。据清同治五年所撰《麻姑志》记载:“麻姑米,本山所出,四月始稼,九月方收。宋时取以作贡,今山多系地种,麻姑米,亦鲜矣!”作为名贵的地方品种,麻姑米自古就有鲜香软糯的特质。
虽然种植历史悠久,稻米品质优良,但是长久以来麻姑米的种植效益却不高。进入21世纪,由政府和龙头企业主导的麻姑稻改良与绿色种植标准普及取得重大进展,传承千年的优质稻米开始进入千家万户。
“以前的农民都是单打独斗,稻米生产成本高,但产量却不高。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合作社后,麻姑米无论是产量还是价格都上去了,我们和农民可获得双赢!”在南城县的绿色“麻姑稻”标准化栽培万亩示范基地中,种植大户李兵兴奋地向记者介绍着今夕变化。
进入绿色“麻姑稻”标准化栽培万亩示范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田中水稻长势喜人。据介绍,基地核心区占地6000亩,辐射区达1万亩,主要种植优质稻米“野香优2号”。在江西农业大学的技术指导下,采用生态种植模式,培育壮秧,合理密植,同时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适时收获,目前基地种植效益颇好。
李兵不仅是种植大户,也是南城县云众地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合作社成立后,在指导农民科学种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合作社有专业的植保技术人员,他们会在育秧期的关键点告诉农民该用多少肥,如何使用除草剂,用什么农药等,这些标准按我们的要求实施。基本可以根据禾苗长势,做到科学种植。”李兵告诉记者,有了科学的技术指导,稻米种植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为提高麻姑米的种植水平,南城县严把种植质量关和产品质量关,合作基地选择“外引7号”、“926”、“野香优2号”三个优质稻品种,作为麻姑米指定品种。示范基地选用的早稻都是得过金奖的水稻品种,中稻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优的特点。晚稻更是以香米为主,种植户亩收益可以提高200元左右。
选用优质稻米,大幅提升了稻米口感。“我们选用的品种直链淀粉含量高,但口感软糯,人们试吃的时候都说很好吃。它的口味也得到了收购老板的认可,定价很适合普通居民消费。”李兵介绍,基地种出来的麻姑米主要销往广东、福建等地,口味获得一致好评。
政府指导,创立产业联合体
如果说合作社提高了麻姑米种植水平,那么政府的指导则是让麻姑米产业成为完整的体系,不仅带动当地众多农户脱贫致富,更是让麻姑米出现在了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为推动麻姑米产业发展,扩大麻姑米影响力和销售业绩,南城县成立了抚州麻姑大米产业化联合体。目前联合体有77名成员,其中涉农企业11家、合作社11家、家庭农场3家、种粮大户50家、农技专家6人。“去年,联合体被评为抚州市级示范联合体,今年加盟组织的订单面积正在不断增长中。”南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兆告诉记者。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7-23/200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