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奋斗长歌”谱写“三农”新篇章


  时间回转到1949年初夏,为“风沙不止、右玉难安”而犯愁的第一任县委书记张荣怀在调研的路上看到一片庄稼长势喜人,既惊喜又惊讶,便问地里劳作的老乡。老乡说:“大道理呀我不懂,我就知道种了树,才能挡住沙子,挡住沙子才能打下粮食!”

  从此,这个由农民首创的智慧成为右玉县委的发展理念。70年植树一亿棵,右玉从“不毛之地”变“塞上绿洲”,林草绿化率从不足0.3%提升到54%。

  也由此,右玉决战脱贫攻坚,特色种植业、生态畜牧业、文化旅游业和光伏、风电等绿色产业挑起了大梁。截至2017年底,右玉累计实现126个贫困村退出、15918名贫困人口减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46%,成为山西省首批退出的国定贫困县之一。

  “右玉的新动能是变生态资本为经济资本,化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右玉县县长王志坚说。

  后来,右玉的这一发展智慧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总结为右玉精神,并呈报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对右玉作出重要指示。2012年9月28日,习近平同志的重要批示指出,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

  

  旱作老区的时代新奋斗

  在长子县石哲镇绿色蔬果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内,有绿野新能源、蕙泽现代农业公司、大地蔬菜公司3个经营主体,依托它们,周边农户将玉米秸秆运送到绿野公司,制成饲料用于肉牛、肉驴养殖,产生的粪便经沼气罐发酵产生沼气,沼气供村民炊事、取暖,沼渣、沼液以低价提供给蔬菜水果种植合作社,按农作物生产需求施肥,形成了绿色良性发展。

  “其他地方的西红柿卖8毛到1块一斤时,我们基地出品的紫团西红柿地头价是1块5。”领头创建壶关县旱地西红柿封闭示范区的山西融科公司负责人申丽珍说。

  2017年,长治市率先启动了有机旱作农业,经过两年的创建,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建品牌,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长治市回答了有机旱作农业“谁来做、为了谁、怎么做”3个问题,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径变得越来越清晰。

  “这是长治市给总书记呈交的一份答卷,也是山西答卷的重要篇章。”长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秦志云说。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视察期间指出,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山西少雨缺水,要保护生态、节水发展,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

  新时代下,牢记总书记的嘱托,2018年,山西在长治市召开有机旱作农业现场会,掀开了山西现代农业奋斗新时代的新一页。

  70年的巨变中,吴吉昌奋斗的粮棉并举基地蝶变为中国苹果园,果园里的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能把水果种得好,而且还能打开出口世界的大门,做到卖得好。

  70年的巨变中,申纪兰奋斗过的西沟村所在的平顺县,平顺县所在的长治市,从“我为国家种粮食”蝶变为“上党中药材特优区”,打造出全国一流、世界领先的中药材产业。

  70年的巨变中,右玉所在的朔州市担当了全国唯一的粮改饲和粮经饲三元结构地级市试点,为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探索。

  70年的巨变中,在太行山上、在吕梁山下,在雁门关外、在晋南平原,“三农”领域的干部群众谱写了一首又一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三农”发展奋斗长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香菇 粮食 沼气 党参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