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扶贫路上的“陕煤”担当


  

  

  

  

  陕煤集团驻双乳镇江河村第一书记宴斌入户走访。

  2012年,根据陕西省委组织部安排,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煤集团”)帮包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的安康市汉阴县,面对当时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这一实际情况,陕煤集团及其下属企业积极履行国企社会责任,紧盯精准脱贫目标,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积极探索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在助力汉阴县脱贫攻坚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2018年年底,在陕煤的帮扶下,所包联的9个贫困村1500户5174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今年5月7日,陕煤集团积极响应陕西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优化调配帮扶力量的通知》,按照汉阴县实际情况,新包联了汉阴县铁佛寺镇集中村、漩涡镇塔岭村和渭河村、汉阳镇磨坝村4个深度贫困村,选派了8名优秀干部,全力支持村组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目前,陕煤集团在汉阴县包联的贫困村数量达到13个,承担了汉阴县1/6贫困村、1/3深度贫困村的帮扶任务,这为汉阴县脱贫摘帽注入了强大动力。

  

  专干驻村,强化帮扶力量

  “陕煤集团用‘真心实意’‘真金白银’真扶贫、扶真贫,驻村干部作风过硬、工作扎实、任劳任怨,是我们全县驻村干部的标杆。”汉阴县县委副书记王毅讲道。

  为强化帮扶力量,陕煤集团从2012年开始先后向汉阴县派遣挂职副县长3人,专职扶贫干部51人,驻村第一书记25人。驻村干部严格按照驻村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工作,获得了老百姓和各级党政的认可。几年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8000余万元,实施扶贫项目110余个,通过扶持产业、援建学校、金融助力、扶危济困等多种方式,带动贫困村脱贫增收。

  “开源证券帮助我们学校建起了综合楼,教师的住宿办公、学生的上学条件就得到了保障。”漩涡镇凤江小学校长方海松说道。

  去年9月1日,经过一年时间的紧张施工,由开源证券援建的凤江小学综合楼正式投入使用。在这之前,因为有部分学生离学校较远,需要在校住宿,学校教师办公和住宿用房就出现了短缺,只能租用学校附近的民房使用,这给教师的工作生活和学校正常运转带来了很多困难。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帮扶中银村的开源证券及时和该校取得联系,主动出资110万元帮助该校建起综合楼,并协调陕西省上市协会捐款15万元建成了7个电子黑板,改善了学习环境。开源证券还一次性出资10万元,购置图书8000余册,为漩涡镇4所小学建立起图书室,为学生送去精神食粮。

  为统筹协调各单位在汉阴的帮扶工作,陕煤集团创新性的设立了陕煤集团驻汉阴县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站,服务、协调、监管在汉阴包联帮扶的13家企业和驻村人员,建立起陕煤集团联系扶贫工作的“桥头堡”,建成各驻村工作队的“扶贫干部之家”,实现了管理“前沿化”,协调对接县域产业扶贫项目。

  

  扶持产业,增强造血功能

  如何实现扶贫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陕煤集团实招四连击直击“痛点、难点”。

  根据汉阴移民文化、农旅资源丰富这一实际,陕煤投资300万元,推出“周末哪儿去,汉阴有乡愁”农旅融合扶贫示范项目;针对贫困户增收难这一痛点、难点,陕煤集团一方面扶植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带动汉阴传统富硒米的种植、生产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订单农业,把贫困户纳入增收链中;采用“金融扶贫”的手段,陕煤筹备成立了总额度2亿元、向贫困户定向发行的“陕煤集团扶贫保本理财产品”,基金收益率在5.2%左右,今年将正式对贫困户发售;基于汉阴土地生态、富硒和发展环境等优势,整合陕煤帮扶资源,以发展绿色富硒生态蔬菜产业为重点,采用“联社联企联户、直销包销帮销”的“三联三销”富硒蔬菜扶贫模式,投资800余万元建设200亩高标准绿色富硒生态蔬菜产业园区、300亩村级蔬菜种植点。

  “农旅融合”“扶贫产业”“金融扶贫”项目的落地让“造血”功能有了源源之血。经过三年发展,汉阴县最终形成种植2000亩、营收3000万元、带动1000名群众增收的龙头扶贫产业,并成为“一区一厂一园”(移民搬迁小区、社区工厂、农业园区)的重点扶贫项目。

  新鑫米业是汉阴一家本地大米加工企业,陕煤集团通过定点采购和电商平台销售方式,2018年和2019年共帮助企业销售大米近100万元。今年3月,新鑫米业采购稻谷的资金不足,陕煤集团及时提供300万元资金,帮助新鑫米业解决了资金困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大米 强化 订单农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