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奋斗激情 燃烧在一线


  “在基层扶贫工作遇到瓶颈的关键时期,前线指挥部及时成立,并帮助指导各县区排查问题、制定措施,进一步鼓足了一线扶贫干部的干劲和闯劲。”隆安县副县长翟珊妹说。

  “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身边总会出现一支勇挑重担、敢于担当的队伍,为我们查堵点、破难点,倒逼我们把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到位、更完善。”南宁市上林县九龙村第一书记谢绍安如是说。

  脱贫攻坚,精锐出战——

  市委、市政府指导成立南宁市脱贫攻坚战前线指挥部,选派精兵强将,直指贫困一线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进一步解决县(区)脱贫攻坚机制运行不畅、政策落实有偏差、工作推动缓慢等问题,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10名“70后”优秀副处级干部,9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熟悉基层工作、曾担任第一书记的优秀年轻干部……这是前线指挥部8个驻县(区)工作组指挥员、联络员的人员组成,人人都是精锐,个个皆能攻坚;

  为掌握基层一线脱贫攻坚工作真实情况和第一手材料,8个工作组每月驻县(区)工作不少于15天、每月走访贫困户不少于50户,仅在2018年,8个驻县(区)工作组共走访了734个(次)乡镇、1215个(次)村(社区)、6219户(次)贫困户以及274个(次)产业项目。

  甘于奉献、冲在一线——

  前线指挥员“一只脚在指挥中心、一只脚在扶贫前线”,把触角直接伸到县、乡、村,有效疏通市、县、乡、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协同作战的“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出上下衔接各级脱贫攻坚机构、高效推进脱贫攻坚进程的作用;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南宁市派出的这群“最能打仗的人”,不畏艰难、不辱使命,哪里有困难,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哪里工作推进不畅,他们就第一时间深入基层、现场指导;

  不打招呼、不定路线、不用陪同,沉进村子、扎在山区、钻到户里,宣讲、交心,摸清底数、建好台账,精准发力、靶向治疗;

  8个驻县(区)工作组把贫困户、致富带头人、村干部、第一书记作为每次深入基层拜访的对象,拉家常、听牢骚,了解基层脱贫攻坚工作动态,督促、协调、指导县区开展脱贫攻坚重点难点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督促县区补齐短板、整改到位。

  “半年时间,工作组就深入我们村4趟,指挥员和联络员用多年的扶贫经验,很快说服了贫困户,打开了扶贫工作新局面。”西乡塘区金陵镇刚德村第一书记李树峰很有感触。

  “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深夜从市里出发奔赴贫困村,只为核实一户贫困户是否符合移民搬迁条件。精准扶贫这一路走来,贵在始终保有激情。”这是南宁市前线指挥部指挥员丁再文在他的工作总结中写下的一段感想。

  “作为前线指挥部的成员,就是要把自己多年在扶贫一线工作的经验带到贫困地区,带给扶贫工作队员,让大家少走弯路。”前线指挥部联络员许科峰说。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难点”在哪里,第一书记就出现在哪里

  “针对全市421个贫困村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其中56个深度贫困村,专门抽调56名优秀科级干部担任第一书记,确保扶贫一线用最得力的干将。”南宁市扶贫办主任刘宗晓说,这是南宁市派出的另一支精锐之师,这支队伍将承担全市脱贫攻坚“最难啃的骨头”。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他们用真心换真情,用实干赢信任。

  青秀区伶俐镇望齐村第一书记石桂明,现任南宁市保障住房资格审核和管理中心办公室副主任,2019年荣获“全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贡献奖)”荣誉称号,是广西唯一一名连续3年荣获自治区级荣誉的扶贫干部。

  第一次踏上望齐村,石桂明印象最深的就是山村的贫穷和群众的辛苦。望齐村深处大石山区,易旱易涝,地少贫瘠,产业薄弱,交通极为不便,所辖14个村民小组(现625户)分散在山头坡间,横亘的沟壑不仅阻断了当地村民通行的路,还阻断了他们致富的梦想。

  为了尽快摸清村情民情,石桂明刚到村子还没歇口气,就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每到一户就认真了解家里有几亩地、有几个孩子读书、收入多少等信息情况。他每天不停地穿梭在村间小道上,仅用一周时间,就掌握了全村每一户家庭情况。驻村扶贫日记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贫困户的详细资料、望齐村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也记载了他对每一户村民的情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石漠化 农村饮水安全 办公室 清理
上一篇 : 导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