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洛场村:“空心村”变身文创小镇


  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山小镇洛场村将文化创意与乡村改造、历史传统保护与古村落维护相结合,修缮旧房老宅,重塑农村基层生态,依靠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走上了小康发展道路。

  

  碉楼古村曾渐变“空心村”

  洛场村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广州著名的侨乡,从咸丰年间开始就有村民飘洋出国谋生,现有海外侨胞有5000多人,是现居村民人数的2倍,具备浓郁的侨乡文化和风土人情。

  当地村民说,19世纪中期远渡重洋的华侨,在上世纪30年代纷纷回乡购置土地,兴建起一批中西风格融合、居住与防御功能齐全的碉楼建筑。洛场村现存的碉楼有45座,多建于民国初年,有着过百年的历史。职业摄影师凡尘是第一批进驻洛场村花山小镇项目的新村民,他介绍说,洛场村是广州周边地区较少见的以碉楼为特色的古村落,现存的45座碉楼相比广东开平碉楼的风格和用途都更居家、平民、实用,广府碉楼特色更明显。

  然而和中国的大多数村庄一样,随着近年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洛场村也曾面临着荒芜凋敝的局面,全村2000多人,一半劳力外出打工,剩下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小孩,百年碉楼几乎都空置和荒废,洛场村逐渐变成了“空心村”。

  如果不是花山小镇项目在洛场村的落地,很难想象未来的洛场村是否能再次焕发光彩。2013年,美丽乡村建设和“三旧改造”工程在花都区轰轰烈烈推进,村里的变化就从那时候开始了。

  

  文创项目让“空心村复兴”

  花山小镇项目董事长谭乐不仅是花山小镇项目的策划人和执行者,同时也是几年来洛场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见证人。正是他的“空心村复兴”想法,洛场村花山小镇才得以再现古村光芒。一期工程历经三年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吸引了一批包括红酒咖啡文化、太极文化等业态陆续前来投资。发展理念里融汇“华侨文化+碉楼文化+创意+旅游休闲文化”为一体的新尝试,让原本沉寂的农村涅槃再生。

  谭乐和自己的团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盘活农村土地。“让村民们自觉自愿置换和有偿出租这些宅基地,然后围绕可利用的资源做跨界融合的尝试和探索,丰富花山小镇的内涵,形成岭南生活方式为主的小镇特色。谭乐谈到,花山小镇项目摒弃了传统大拆大建的老路,更注重环保和原始生态,碉楼和百年民居也按照原有的自然布局和生态环境规划进行改造,他认为:“大拆大建,原有的传统历史文化就会断了根,等于断了乡村发展的文脉。”不过谭乐也提到,“修旧如旧”还原了本体建筑原貌的同时,花山小镇项目也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元素结合,使古碉楼既散发着厚重的传统历史感,又焕发出现代美学的特点。

  笔者走进花山小镇的字门太极会馆,里面院落设计基本保持了老屋旧式格局,创新之处在于融入了更多文化元素。在会馆进门之处,开辟出的方形石子沙地,平日用来公益,为村民和武当字门弟子传授太极功夫。拾阶走入院内,左侧墙壁落款“花山论剑”四个大字,长势正旺的杜鹃悬于一侧为小院增添了一丝文艺气息,之前屋主开凿在院内的吃水井,则成了院里的点睛之笔。

  字门太极拳协会会长聂根如向笔者介绍,村里新旧村民相处得十分融洽,热情的村民经常拿新鲜的食材分享,一些知晓村史的老村民有空就为新进驻的村民讲述村里发生过的故事。这种文化的包容,给乡村带来了新鲜的色彩。

  同样有相同看法的还有创业青年凯特。她告诉笔者,从香港大学毕业归乡后,自己在父亲的引荐下第一次接触古村落。带着试一试的想法,凯特在父亲的协助下在花山小镇开起一家以咖啡红酒文化为主的饮品店——歌乐吧。凯特说,歌乐吧的前身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小泥房,此前随着村里变迁,百年泥房年久失修逐渐沦为了猪圈,无人打理。直到凯特将这里重新规划,百年泥房才再次被有效利用旧貌换了新颜。走访中笔者见到,凯特口中昔日的猪圈已经改造为酒窖,门前的淤泥烂地被改造为花园,地块的用途也延伸为广州市花都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的创客交流中心。定期在此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串联起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精神眷恋。凯特说,爱上这里的原因可能离不开这里的慢生活和“闹中有静,旺中带静”的地理优势。未来她希望,小镇能通过口碑相传吸引更多喜欢传统岭南文化的年轻人,让喜欢慢生活的都市人能在这里寻得一份安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咖啡 相结合 土地 杜鹃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