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倒是提醒我了,我那在温州苍南读高中的侄儿吃到上海大米饭就说好吃,一顿饭能吃好几碗。”
今年初,记者有幸跟上海市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所长曹黎明在内的8位专业组组长们聚到一起,回顾近十年来上海水稻产业的转型和探索。其间,记者谈起过年趣事,年届八十的姑父在浙江老家种了一辈子地,吃到上海大米饭一个劲儿地说好吃,连吃了两碗,这勾起了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粮油科科长、栽培与土肥专业组组长顾玉龙的回忆。
“这几年上海大米好吃的市场形象的口碑越来越好,去年‘沪软1212’获得首届全国优质稻(粳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是南方唯一的金奖,这是最好的肯定。”曹黎明说。
上海是我国都市农业发源地,农业理念和现代化水平无可争议地位于全国前列,但是,当上海把卖稻谷转向卖大米作为上海农业转型升级的抓手时,还是引起了不少议论。水稻等粮食生产的转型升级受益面最广,难度不小,没有科技创新,没有当地政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决心和意志,是空谈。
记者采访中发现,在追求品质生活时代,上海通过科技独创了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香软”大米,为中国好大米烙上了上海印记的同时,也为广大水稻产区特别是南方水稻产区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有益探索。
技术体系为上海大米输入“香软”特质
卖稻谷转向卖大米,是皆大欢喜的事,只是卖大米的成功与否,得由消费者来评判。面对早就形成的“品质比不过东北米,价格拼不过苏北米”的消费观念,上海大米拿什么来卖?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调研后发现,衣食无忧的上海市民对一碗好米饭耿耿于怀,不是太贵就是食味达不到要求,进一步调研发现,上海市场存在两个一直被忽视的空间,一个是国庆前后上海市场缺新鲜的好大米,二是上海市场缺又香又软的好大米,如果能填补这两个市场空缺,上海本地大米无疑将迎来“一米难求”的机遇。
“市场的需求就是育种的追求,通过几年攻关,上海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庆稻和中晚香软粳稻品种相继问世,逐渐赢得了上海市民的喜爱。”培育出优质稻金奖“沪软1212”品种的上海市农科院博士吴书俊说。
据吴书俊介绍,截至2018年底,上海基本形成了早中晚熟新品种的合理布局,国庆稻以“松早香1号”“沪早香软1号”为主推品种,中晚熟粳稻则以“沪软1212”“银香38”等为新品种。这些新品种香软特点鲜明,而且初步建立了集良种选育和繁制、生态种植和保优栽培、原粮储运保鲜和稻米加工以及产品质量可追溯于一体的产业化技术体系。
余飞宇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上海光明种业上班,十年来,从技术员做到副总经理岗位,非常熟悉上海本地水稻品种和江浙水稻品种的市场情况。近年来,他欣喜地看到,上海自主知识产权的“沪软1212”“银香38”等好品种推广势头很猛。
余飞宇说,水稻产业从高产转向高品质、高效很难,上海率先在品种上实现了突破,又在机制上实施了创新,转型升级的希望就很大了。
显然,单靠水稻育种科研人员无法推动上海地产水稻品种实现早中晚熟的合理布局,上海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余飞宇提到的制度创新。
记者发现,上海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有着特殊的组织架构,体系由八个专业组和十个综合试验站构成,八个专业组包括育种和良种繁育、栽培与土肥、绿色防控及农机技术等,十个试验站则囊括了主要涉农区和光明、上实等大型粮食生产企业。
众所周知,只有保证了从品种到餐桌每一个环节的高品质,才能提供高品质大米,如果没有技术规范或规程,是做不到的。上海从一开始就注重本地大米生产的技术规范或规程,为高品质的粳稻品种配套了机械化种植和机械化植保防治技术、耕地质量保育体系和水稻病虫害防控体系等,从而保证了上海本地大米的高品质。
上海大米产业兴旺带动水稻生产机械化率提升
近年来,上海水稻产业的附加值有目共睹。市民吃上了“香软”的好米饭,农民卖大米提高了收入,高品质推动了绿色有机种植模式,水稻种植的生态功能价值得到体现。记者发现,上海卖大米还获得了额外的“附加值”——上海水稻生产机械化率大幅提升,维护了上海都市农业开创者和现代化农业引领者的地位和形象。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7-05/199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