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近年来,受市场经济效益的驱动,部分企业或农民自发种植桃树,安徽省桃栽培区域也不断向南移,原有栽培品种的抗性、耐裂果、耐贮运性、果实品质、栽培技术与现阶段规模化种植模式不配套等问题制约了产业发展,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安徽省农科院专门设立“桃产业服务团队”进行连续项目资金支持;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领导也在原来的基础上专门成立核果类果树研究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针对该省乃至全国自育的早熟桃品种资源短缺且风味偏淡、易裂果等关键难点进行了攻关。但安徽省桃育种起步较晚,若按步就班从田间杂交做起很难追赶上其他省份。因此,农科院从优变筛选着手,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徽黄3号”。
紧紧围绕市场需求,育种工作从一开始就制定了筛选标准:延长桃果实生产采收期,改善或弥补桃现有品种栽培性状的不足,特别是着力选育极早熟或晚熟、抗裂果、耐贮运、口感风味好、有香气、果肉脆爽及抗蚜虫和抗流胶等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系。
2005年6月20日,项目团队分别在全省各桃的主产区发放《优良变异筛选实施方案》和《优良变异筛选报名表》10000余份。印刷发放20万份“致全省果农的一封信”,启动优良变异水果品种申报工作。为此,安徽园艺网设立专项宣传窗口。2008年起,安徽省农科院项目组成员到全省各地进一步宣传和落实桃优良品种选育工作,大力支持当地果农及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到优良变异筛选工作中来,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特别是提升了广大果农在桃园中自觉观察芽变的意识,极大限度地挽救了自然变异的新的种质资源。
截至目前,经初步筛选并确认的桃优良变异(或有特色变异)新品系已达56个,其中“满园红”、“红雨”、“徽黄”、“徽黄1号”、“徽黄2号”、“徽黄4号”、“金蕾”、“金星”、“立夏红”9个新品种已通过安徽省园艺学会园艺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并在全省各地进行推广应用,不但提升了果农的种植效益,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优质桃果。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7-02/199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