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胡立刚实习生鲍子啸
当社会各界人士为中国乡村巨变而欢欣鼓舞时,也不得不直面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滞后的现实。于是,创新乡村治理模式便成了各地特别是发达地区的自觉追求。2017年,现代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的上海市宝山区创新探索“社区通”乡村治理智慧模式,如今不仅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还走出了上海,在北京、山东等地复制推广。
宝山区委书记汪泓说,“社区通”要让群众随时随地“看得见、找得到、叫得应”,满足群众对更优公共服务、更有序公共管理、更深入治理参与、更丰富精神文化的渴求。
书记做群主,“网上社群”连万家
面对居村老龄化、空心化的现实,能不能创新探索出上通下达的渠道,解决好居民参与难的问题,是提高乡村治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始终把‘社区通’定义为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提高乡村治理水平的一个智慧工作系统,效果如何,得看群众的合理诉求能否及时得到回应并解决。”宝山区委副书记周志军说。
宝山区民政局局长贡凤梅介绍,2017年2月月浦镇尝试“居委通”,第一时间便引起了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并很快开发出“社区通”。“居委通”发源于月浦镇宝月尚园,记者通过镇社区办主任倪静珠了解到,“居委通”受居民自发建群参与社区治理的启发,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基层组织成员和居民们在同一个平台里,随时保持着互动,既提高透明度,也提高了回应和解决问题的效率。
数据显示,宝山区462个居委、103个村已全部上线“社区通”,63万余名居村民实名加入,覆盖48万余户家庭。
“社区通”源自居委会,在乡村治理方面的效果又如何呢?为了实地了解情况,记者近日前往月浦镇聚源桥村。
聚源桥村是全国文明村、上海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顾渊渊在村委会任职6年,去年换届选举时被选为村委会副主任。按理说,作为本村人的顾渊渊工作起来应该是熟门熟路,但是,顾渊渊告诉记者,乡村早已不是过去的乡村了,治理主体、对象、内容复杂多变,很多村民不在村里住,没有新的交流平台,乡村治理水平有可能“不进反退”。
在聚源桥村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记者看到了该村的“社区通”。进入首页,便能看到十多个模块,区级层面的如“我爱宝山”,村级层面的如党建园地、村务公开、议事厅等。
“有了‘社区通’,村里每个家庭都在群里,干部群众都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一起参与、共建家园,治理水平自然提高了。”顾渊渊说。
月浦镇分管居村治理的副镇长赵海峰打开他手机上的“社区通”,“村干部只能看到自己村的平台,镇干部只能看到本镇所有居村的平台,区委区政府领导能看到全区所有居村的平台,‘社区通’打通了基层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村情镇情公开透明,干部踏实了,群众开心了。”赵海峰说。
“社区通”百花齐放,新模式深入民心
因为“社区通”工作系统,宝山区建立了“居村民-居村-街镇-区”社区治理架构。记者采访时发现,这个工作系统模块设计都以群众需求为起点,又以加强基层党建为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从而健全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的治理体系。那么如何提高“社区通”的运营效率,考验着宝山区委、区政府的智慧。
“区委、区政府鼓励各个村根据实际需要百花齐放,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平台的活跃度。”心里装着宝山区103个村的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张丽英这样谈到“社区通”。
魏冉来自罗店镇南周村。记者完整翻看了魏冉在“社区通”发布的2018年南周村村“两委”换届选举,通过图文并茂的发布,既了解了换届程序,又感受到了庄严。随后,记者又看了大调研、实事日记、最美南周人评选等,完全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每个居村都建立党、团员为骨干的志愿者队伍,发声音、作引导,党组织和居村委借此掌控关键环节把关权。”贡凤梅说。
天平村“社区通”的管理者陆宸玺用他的发布证实了贡凤梅的观点。
去年,“兵营式”危房改造是天平村的大事,也是最容易激化各类矛盾的导火索,通过“社区通”,村民第一时间获悉相关信息,村“两委”第一时间收集村民的诉求,充分的互动交流过程消化了很多的误解误判,最后,顺利完成了“兵营式”危房改造。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6-17/198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