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工业城市里的田园文章 ——广西柳州特色产业扶贫记
本报记者郭少雅高飞
这里是西部工业重镇,一座城市的工业总产量约占广西全区的1/5。
这里是全国唯一一座同时拥有一汽、东风、上汽和重汽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企业的城市。
这里是“三江四合,抱城如壶”的柳州。它的魅力不仅来自于雄厚的工业基础,更来自于它的生态宜居。“百里柳江,百里画廊”,以其为圆心的250公里半径范围内,集中了广西80%以上的4A级旅游风景区,柳州因此而得“世界第一天然大盆景”的美誉。
这座城市也有自己的“短板”,柳州北部所辖融水、三江和融安三县,地处国家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殊困难片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苗、侗、壮等少数民族聚集区,“十三五”规划之初,贫困发生率高达79.77%,全市32.87万建档立卡贫困户80%以上分布于此。
如何在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柳州人有自己独特的思路——用工业化的思维推动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出于青山绿水间的农业特色产业,经由这座老工业城市沉淀的工业智慧打造,在山水田园之间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兴村富民之路,更为乡村振兴筑牢了产业基底。
一片茶叶、一颗金橘,都能成为特色产业的发力点。规模可以小,质量必须高;产业可以小,效益不能低。柳州的农业特色扶贫产业,如同颗颗珍珠,打磨一颗,就要亮起一颗,颗颗都要精彩
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的脑子里,似乎永远有一个清晰的动态数字牌,“2017年,柳州市减少贫困人口51270人,减贫速度达到19.2%,全市贫困发生率同比降低2.63个百分点。2018年,柳州仍有21.5万农村贫困人口、199个贫困村,这其中,有三江、融水2个深度贫困县,还有4个深度贫困乡镇和172个深度贫困村。”任务虽重,思路却也格外清晰,“要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举措抓紧抓实,切实为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培育增收致富的产业发展长效机制。规划特色扶贫产业,要按照短期、中期、长期效益来综合考虑。短期产业要让群众眼下就有收益,中期产业要保证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长期产业要让脱贫成果有可持续性,为下一步的乡村振兴谋局落子。”
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中,是选择把贫困群众拉出乡野,在城市的流水线上做一名产业工人的快速脱贫路径,还是选择挖掘乡村潜力,在山水之间打磨出一个又一个小而美特色农业产业,把贫困户嵌入产业链,在产业带动下脱贫致富?权衡比较,柳州市委、市政府选择了后者。
将产业扶贫放在脱贫攻坚的核心地位来抓,有着深刻的考量和长远的谋划。尽管城市工业有着强大的带贫能力,但是从城乡融合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农民幸福感的角度出发,唯有在贫困的乡村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农业,才能够让贫困群众真正拥有一个值得留恋也能够守得住的家乡。
扶贫思路一旦明晰,曾经打造出两面针、五菱汽车、花红药业、金嗓子药业等诸多品牌的柳州人在打造农业产品上也毫不含糊。在曾经的“鸡窝田”“巴掌地”上,一个个农业特色产业开始崛起。
深度贫困县之一融水县山地面积占比高达85.46%,“森林农庄”成了发展方向,野生灵芝被制作成了“网红茶”,林下养殖成就了融水香猪、融水香鸭等地方特色产品。以发展有机竹荪、黑木耳、茶树菇为主的食用菌基地更是形成了从农产品生产、深加工、新品种研发到生态观光休闲体验一体化开发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将昔日靠天吃饭的贫困群众转变为现代农业园区里的新农民。
以侗族为主的三江县依托峰峦叠嶂、云雾缭绕的自然环境,将“三江茶”作为“早春第一茶”的早熟特性发挥到极致,每年举办春茶开采仪式和茶文化活动,打造“三江春”“三江红”等茶叶品牌,仅一个茶产业就覆盖到67%以上的贫困户。
融安县依托特色金橘产业,从改变一家一户的金橘种植习惯入手,将过去大面积种植的油皮金橘逐步改良为滑皮金橘、脆蜜金柑等市场欢迎度高的品种,并严格推行《融安金橘生产技术规程》,将农户的金橘种植效益从每亩几百元提升到每亩近万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1-04/338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