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种养新模式 涌现高效田 农村新报讯 记者徐思弘 通讯员王学军
时值初冬,掇刀区双碑循环产业园的工厂化育苗大棚里,却是满目春色,托盘里嫩绿的秧苗透着勃勃生机。“这是生菜秧苗,再过几天可移栽到大田种植,正好抢占元旦、春节市场。”产业园负责人罗光伍介绍。
一旁的蔬菜基地,工人们正在为超市配菜,都是些冬季热销的养生蔬菜,如紫背天葵、芹菜等。罗光伍说:“一亩地纯收入过万元,不成问题。”
人多地少,如何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荆门人不是简单的“压粮改经”,而是模式改良。最早在钟祥柴湖、文集,掇刀区团林铺镇等地,“菜—苞 (玉米)—菜”、“香稻嘉鱼”、“猪—沼—菜”等模式在民间兴起。
市农业部门总结提炼民间智慧,结合新技术,推出间作套种、稻田综合种养、循环农业三个方面的10种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编制技术规程,向全市推广。综合种养,一田多收,一批“吨粮田”、“万元田”涌现。去年,全市高效生态农业新模式应用面积达50万亩,亩均增收约500元,共增收2.5亿元。
一手抓高产高效,一手抓农田生态。荆门通过绿色生产、有机投入,恢复农田生物多样性。
漳河新区双福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有机稻基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农药,在稻田放养鸭子、鱼虾,利用太阳能杀虫灯、黄板纸防治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下田,换来的是更高的产出,双福生态农业2500亩有机稻核心种植基地,年产有机稻225万斤,相比种普通稻增收500余万元。
据农业部门统计,去年全市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而农药、化肥用量分别下降了6.8%、6.3%。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6-11-29/198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