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综合种养让稻田生“金”


全国17省专家聚焦潜江,共话——综合种养让稻田生“金”    农村新报讯 记者徐思弘 通讯员罗昆 羿国香 张建设

    说起稻田综合种养,业内有句行话“北看辽,南看鄂”。意思是北方以辽宁盘锦的稻蟹种养为标杆,南方以湖北的 “稻虾共作”为典范。
    1日,正值暑去秋来,云高气爽的好时节,来自云南、浙江、辽宁、安徽、湖北等17个省份的专家学者齐聚 “稻虾共作”发源地——潜江,共话稻田综合种养的先进经验、发展蓝图。
    “谋划稻田综合种养,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是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口粮安全的需要,是促进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陈生斗说。

    “稻虾共作”、“一稻两虾”
    潜江农民增收“利器”

    中稻抽穗灌浆、晚稻拔节孕穗,虾农们吆喝着起篓收虾、查看虾苗长势……1日,潜江市熊口镇稻虾共作万亩示范基地,向全国各地专家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的丰收画卷。
    起源于我省潜江市的 “稻虾共作”模式,代表着当前我国稻田综合种养的最高水平,无数农民依靠这项增收“利器”,踏上了致富增收的快车道。
    “四五月份收一季虾,八九月份又收获一季虾,就是‘一稻两虾’。‘稻虾共作’一亩田可多产100多公斤商品虾,增收3000多元。”白鹭湖农场虾农老李笑着说,他的田里虾、稻同步增产,品质同步提升。
    据测算,“稻虾共作”模式综合效益,亩产稻谷500-600公斤,小龙虾150-200公斤,比“稻虾连作”亩综合收益提高近2000元,比种稻亩增收3000元左右。
    潜江农业局局长王维介绍,截至2015年底,潜江小龙虾产业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带动了上万农户增收致富。十多年来,潜江水产研发团队始终掌握核心科技,首创“稻虾连作”“稻虾共作”小龙虾种养模式,还制定了“稻虾共作”养殖技术规程,成为全国小龙虾标准化养殖示范市。
    副省长任振鹤说,“稻虾共作”的综合种养方式,为全省确立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标杆,提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样板。

    综合种养、“一田多收”
    湖北多种模式成“经典”

    时间倒回到十年前,2006年,省政府首次在潜江召开全省“稻虾连作”现场会。综合种养、“一田多收”,自此,全省各地掀起了开展稻田综合种养生产的风潮。
    十年间,省政府多次召开推进会、现场会,连续多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和技术推广、深加工研发生产项目,打造良种选育繁育中心。
    今年全省春耕备耕会上,我省启动“稻田综合种养发展计划”——16个县 (市、区)政府成立了稻田综合种养推进工作领导小组;30多个县(市、区)发文明确稻田综合种养支持政策,财政落实每亩40至100元不等的“以奖代补”资金,积极推进适宜区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发展。
    政府推动、政策支持,稻虾、稻鳖、稻鳅等多种稻渔共生模式在全省遍地开花,潜江、监利、钟祥等10多个县市区稻田种养面积均超过10万亩。(下转第6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连作 农民增收 晚稻 农业技术推广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