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图文:牛山湖转移群众政府兜底安置


图文:牛山湖转移群众政府兜底安置首批542户分洪移民9月搬新家    农村新报讯 图为:14日7时整,伴随着一声声的爆破轰鸣,梁子湖与牛山湖隔堤正式实施爆破作业。 (记者李溪 张朋 梅涛摄)
    图为:牛山湖破堤分洪后,14日傍晚,家距大堤最近、已整体转移的江夏区大徐湾部分村民,忍不住回到家附近,看看两湖相融。(记者梅涛 摄)
    图为:牛山湖渔场的居民迁离,卡车上装运的就是一个家。(记者王萍 乔奇摄)

    14日是牛山湖转移群众集中安置的第二天。下午,有的居民惦记家里的房子,偷偷跑回村湾附近张望。一些群众坐在安置点的阴凉处乘凉,向当地负责人打听未来的长远安置问题。
    惊魂未定地从大水危机中逃出,转移群众对安置工作十分配合。但是,一周、一个月乃至一年后,他们将去向何处?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又会不会因分洪而致贫?
    武汉市副市长龙正才表示,该市对移民点的规划、建设已经启动。
    破垸分洪后,牛山湖整体回归梁子湖,牛山湖渔场职工将不再返回,统一移居移民新村。14日,江夏区防汛指挥部称,移民新村已进入选址阶段。新村建设标准将高于一般城区的移民安置区,一定让移民满意入住。移居过渡期内,将按规定发放过渡安置费。
    有关部门还在紧急研究牛山湖渔场职工的就业安置方案,为上岸的职业渔民安排合适的工作。在正式上岗前,渔场职工仍按原标准领取工资,工资支出由江夏区财政兜底确保。
    14日中午,武汉东湖高新区规划局对外发布了数个永久安置点备选方案,以满足牛山湖破垸分洪后该区龙泉街、滨湖街1397名移民安置需求。
    位于中华大道西侧的龙泉还建社区,一期工程已完成,今年9月可安置此次分洪移民542户,二期工程预计2017年底交房。位于谭树岭区域的滨湖还建社区,一期预计2018年年底完工,可安置3000户居民。
    梁子湖的牛山湖实行破垸分洪后,东湖高新区还有意向建牛山湖跨湖大桥。原牛山湖大坝用于隔开牛山湖与梁子湖大湖,还是环湖通行道路。此次拆除大坝后,结合中华产业园总体规划,东湖高新区有意建设跨湖桥梁,贯通环湖路。
    据悉,该方案可实现牛山湖与梁子湖水上交通联系,发展大梁子湖旅游产业。东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称,以前不少村民以水产养殖,务农为业,转产安置后,当地政府将对这些村民采取兜底安置的方式,确保他们生活无忧。分洪所在的中华科技园,正在发展通用航空产业,未来将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记者卢平川李墨李卫中)

    规划
    牛山湖上拟建跨湖大桥

    14日,记者获悉,在破垸分洪的牛山湖之上,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有意向建跨湖大桥,贯通环湖路。
    据了解,牛山湖大堤于1979年修建,隔开了牛山湖与梁子湖大湖,除了围垦养殖功能外,还具有环湖通行和水利调度功能。此次大堤拆除后,结合中华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东湖高新区有意向建设跨湖桥梁,贯通环湖路。
    中华科技产业园位于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南部,紧邻龙泉山风景区、梁子湖自然保护区,并与鄂州红莲湖居住新城相邻。产业园定位是 “创新创业之城、生态宜居之城、低碳高效之城”,将形成与市内重要交通枢纽和城市中心的1小时交通圈。
    据介绍,若牛山湖跨湖大桥建成,可实现牛山湖与梁子湖水上交通联系,为大梁子湖旅游产业助力。东湖高新区管委会表示,目前只是概念方案,后期还将结合规划、环保等要求确定具体方案,按程序报批。(记者陈凌墨庞正通讯员张珊妮)

    希望
    上岸,我们重新出发

    如果不是因为这场洪水,牛山湖养殖场的54岁曾庆昌今天应该在结渔网。
    如果不是因为这场洪水,王勤杏今天可以开始卖花鲢,投入第二批精养鱼苗。
    “我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不舍得离开。”在渔场工作了23年的王勤杏,靠水产养殖将子女养大成人。早起撒渔网,晚归鱼满仓,她曾无数次收获满载而归的喜悦,感激牛山湖的慷慨馈赠。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高新区 土地 立方米 回归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