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图文:农业科学抗灾,迎战“水魔”洪涝


图文:农业科学抗灾,迎战“水魔”洪涝    农村新报讯 四轮强降雨,让我省农业生产遭受明灾、暗灾双重打击。目前,已致1149.58万亩农作物受灾,畜牧、水产损失超过10.5亿元。7月2日9时,省农业厅启动全省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三级响应。
    省种植、畜牧、水产等部门紧急推出系列措施,指导农业抗灾救灾,降低农业受灾损失。

    大宗在田作物

    目前是我省主要粮经作物水稻、玉米、大豆等生产的关键时期,今年我省降雨量和次数明显增多,农作物生产面临暴雨、洪涝、大风、冰雹、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风险较大,为主动应对,积极防灾抗灾,现制定在田作物抗暴雨洪涝等灾害管理技术意见如下:
    一、防灾技术措施
    1、关注气象预报,积极做好应对各种气象灾害准备工作。
    2、清理沟渠,做到沟渠畅通,明水能排,渍水能沥。
    3、地势低洼的稻田,调节好灌水深度,浅水湿润管理。
    4、主动化学调控。多雨易造成玉米、大豆等作物水发旺长,土壤泡松,田间阴蔽和植株倒伏,要因苗因势加大延缓性化学调节剂的剂量和使用次数,降低株高,防止旺长和倒伏,提高作物抗逆能力。
    5、及时防治病虫害。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抢晴天早防早治,水稻重点防治螟虫、稻飞虱、稻瘟病和稻曲病,玉米重点防治纹枯病、大小斑病、锈病、穗腐病和茎腐病,高山马铃薯重点防治晚疫病。
    二、抗灾救灾技术措施
    1、及时清沟排涝。受淹受涝的作物,要及时抢排明水,尽快将作物从水牢中解救出来,地势低洼的田块要清理沟厢,排渍降湿沥水。
    2、及时扶苗洗苗松土。洪涝过后,及时扶正倒伏的庄稼,用水清洗叶面的污泥。旱地作物清沟排渍后,在土壤湿度适宜时,做好中耕松土,壅土培篼。
    3、及时追肥。受洪涝灾害和大雨冲刷后的作物,要及时追施速效化肥,补充养份,玉米等作物前期应控制氮肥施肥量,后期重施花铃肥和穗肥,作物生长后期受灾,要做好叶面喷肥,延长叶片功能期。
    4、及时防病治虫。病虫灾害发生后,要集中力量,打好歼灭仗,将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5、及时抢收受灾作物。早稻、玉米等作物收获期因雨受灾,雨住天晴后要抢收、抢晒,防止烂谷烂籽,马铃薯后期因雨因病受灾在土壤墒情适宜时及时抢挖,减少损失。
    6、及时改种补种。因受淹时间过长、冰雹造成作物毁苗或绝收的田块,在7月25日之前均可因灾制宜改种补种,改种的作物可选晚稻、早翻秋、夏玉米、秋玉米、秋大豆、秋马铃薯等。早稻或中稻如受灾导致生育期或收获期推迟的田块,可以在保证8月15日之前收割的前提下生产一季再生稻。(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畜牧

    畜牧为加强防汛期间动物防疫工作,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各地要做好以下防控措施。
    一、要加大灾区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力度,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严格疫情报告和举报核查制度,一旦发现疑似疫情,及时依法科学果断处置。
    二、要加密巡查频次,及时收集因灾死亡畜禽,并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受灾养殖场(户)要加强环境消毒,做好对圈舍、饲喂工具和周边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
    四、活畜禽交易(农贸)市场要加强消毒,及时消除疫情隐患,确保大灾过后无大疫。
    五、切实做好汛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和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对免疫抗体不合格的畜禽要及时进行补免。
    六、加大对猪丹毒、猪链球菌、羊布病和家畜血吸虫病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力度,对养殖场(户)的疫病隐患要建档立卡,落实防疫责任。
    七、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防止因灾死亡畜禽流入市场及疫情跨区域传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蔬菜 畜牧 倒伏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