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生态立省,挺起生态长江保护的脊梁(之二) 农村新报讯 图为:长江风光。
图为:长江三峡大坝坛子岭风景。
图为:水质自动监测设备。
工业转型,破解长江污染难题
流域人口和经济总量占全国40%以上,内河航道里程占70%,可利用淡水资源占40%,4亿人正在饮用长江水。
长江,对中国经济举足轻重。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区域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令人忧虑的问题也相伴而生。
由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的《长江水资源公报》显示:2004年,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量288.1亿吨,仅隔十年,2014年的这一数字增至338.8亿吨,其中工业废水约200亿吨,相当于一条半清江!
重化工围江,污染源难控,污水量增大……生态长江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湖北,如何破解难题?
集中搬迁,化工显现“三集”效应
2015年4月27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武汉市?口区工农路,有着60年历史的武汉有机实业有限公司厂房,机器停止轰鸣。这家三环线内最后的化工厂正式停产、搬走。
拥有百年历史的古田老工业区,最多时曾聚集了99家化工企业。2008年,武汉市政府决定,三环以内化工企业全部迁出,在青山规划70多平方公里的化工新区。
7年来,散布在武汉中心城区的127家化工企业,全部停产搬迁。一部分迁入化工新区,一部分彻底关停,一部分外迁。
昔日的老化工区,变身生态新城。武汉市?口区引入宜家、凯德等大型商业体,高新园区、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原地兴起。由此,武汉三环线之内再无化工企业。
企业集中布局,项目集聚建设,产业集约发展。我省“三集”化工企业,是实打实呵护生态长江的硬招。
淘汰落后,消除隐患——
“十二五”期间,工艺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安全隐患大、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落后产品,加快淘汰。10万吨以下硫酸、5万吨以下的合成氨、10万吨以下的碳酸氢铵、高毒农药等产品,全面退出市场。
减排治污,清洁生产——
推广应用先进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三废”集中治理,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清洁生产。全省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废水、废气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和综合治理。
然而,忧患依然存在。
沿着长江和汉江,石油化工、煤化工、磷化工等各类化工园区,仍然有56个之多。
如何进一步集中?如何持续推进减排?呵护生态长江,化工行业任重道远。
淘汰落后,早转型早主动
上世纪70年代末投产的544高炉,曾是鄂州的骄傲,被鄂钢人称为“新炼铁”。然而,时代大潮冲刷下,“新炼铁”逐渐斑驳。
去年9月,省经信委发布2015年淘汰落后产能公告,要求限期拆除鄂钢544高炉,淘汰年产65万吨炼铁产能。当月,拆迁公司进场施工。
无独有偶。去年11月30日,运行了57年的新冶钢东钢厂区正式关停,全面退出新冶钢生产序列。
落后产能能否退出,关系到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关系到为长江健康腾出宝贵的生态空间。
淘汰炼钢落后产能824.8万吨、炼铁257.6万吨、电解铝12.7万吨、水泥1257.5万吨、平板玻璃1266万重量箱、造纸85.8万吨……国家下达我省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任务,提前一年完成任务。“十二五”期间,195家企业“壮士断腕”,涉企数、淘汰量,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高。
早转型、早主动、早受益。淘汰落后产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直接惠及生态长江。(原载《湖北日报》,本文有删节)
母亲河的共治实践
162公里长的黄柏河,是宜昌人的母亲河。
黄柏河流经远安县、夷陵区,在城区小溪塔穿城而过,于葛洲坝上游汇入长江。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6-04-12/194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