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畜禽粪污变宝,湖北趟出新路


畜禽粪污变宝,湖北趟出新路    农村新报讯 记者方桐 通讯员汪明阳 谢毅

    畜禽养殖污染亟待治理

    “当前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破解粪污综合利用迫在眉睫。”14日~15日,在我省召开的全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暨粪污综合利用现场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疾呼。
    畜禽养殖污染有多严重?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黄巧云教授曾作过调查。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国畜禽粪尿总量为26.89亿吨,加上水冲、垫圈,粪便总排放量约为30亿吨,相当于当年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的2倍,有机污染物中仅COD就达到1.2亿吨,已超过工业和生活废弃物中COD的总和,成为环境污染三大源头之一。
    更令人担忧的是,大型养殖企业采用的传统粪污利用处理方式已老化落后,中小养殖企业(户)基本不做粪污处理。大约60%的粪便被随意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记者曾在浠水一些村庄看到,很多养鸡场下游的水沟里,因长期排放粪便,结了厚厚一层黑色的污垢,附近水塘变成了粪坑,蝇虫横飞,臭气熏天。仙桃的一些养鸡大村,因鸡的粪便污染了地下水,农民必须打100多米的深井,才能喝到清洁水。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现代化、集约化程度愈来愈高,市场供给得到满足后,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更高,对畜禽养殖污染越来越不愿意忍耐。位于通山县九宫山镇的现代牧业牧场,因奶牛粪污对当地水土、空气等造成污染,2012年遭当地村民泼牛粪抗议,去年底又遭遇村民堵门抵制。

    关停还是利用

    污染严重,群众疾呼。
    近年来,全国人大新修订了《环境保护法》,国务院颁布《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文件,重拳治污。
    我省制定 《湖北省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治污力度空前。
    法规如同一道道“紧箍”,戴在了各级政府的头上,谁敢不为、慢为、乱为,就让谁不舒服。
    然而,一种不良倾向出现,有的地方简单地把“禁养区、限养区”一划了之。甚至为了除去“后顾之忧”,对畜禽养殖采取“封杀”的态势。
    对此,省农业厅副厅长、省畜牧兽医局局长盖卫星表示,湖北是全国畜禽产品重要生产基地,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三分天下有其一”,科学发展畜牧业对保证国家畜禽产品供给、促进地方“三农”发展意义重大。
    如何科学发展?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首当其冲!
    起初,我省在畜禽粪污深度处理、达标排放上摸索前行。全省有1800多家规模养殖场采用了污水深度处理模式。
    然而,因设施资金投入大、运行成本高、处理效果不稳定等,很多养殖场深度处理设施成了摆设。
    为此,近年我省调整工作思路,由治理转为利用。应用“农牧结合,入地利用”的“零排放”方式,使畜牧业与种植业,农村生态建设互动协调发展。

    仙桃、江夏经验值得推广

    14日,与会代表齐聚仙桃、江夏,参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好做法。
    仙桃三伏潭镇年产生畜禽干粪、粪水各2万吨,曾是畜禽粪污污染的重灾区。近年来,该镇在各级畜牧、环保部门的支持下,探索出了PPP粪污综合利用模式。
    该镇负责人介绍,政府出资490万元,建设粪水处理和运行系统,交给镇里的华新蔬菜专业合作社使用。合作社定期上门收集养殖户的粪水,并按每只鸡0.5元、每头猪10元的标准向养殖户收取粪污处理费。收集的粪水经发酵池发酵腐熟后,为合作社6000亩蔬菜基供肥解渴。
    “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全镇养殖粪水处理难、利用难的问题,还为合作社节肥增收420万元。”
    在中粮江夏山坡原种猪场,与会代表看到了中温发酵加沼渣液综合利用模式的奥妙。监控视频显示,猪粪猪尿通过封闭管道自流至提升井,再提升到匀浆池,经四台搅拌机搅拌均匀后,物料通过螺杆泵输送至中温发酵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发酵 综合利用 畜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