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长阳5000干部“精准识别”吹响扶贫号角


对症好抓方定靶才瞄准长阳5000干部“精准识别”吹响扶贫号角    农村新报讯 农村新报讯 (记者柯冬林 徐思弘 通讯员杜强 周锐)“电视机一台,洗衣机一台……”8月3日,顶着近四十度的高温,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家堰镇党委书记刘云鹏走进该镇高家堰村二组村民邓守平家中,进行详实的调查。此前一周里,长阳5000多名党员干部由全体县领导带队,深入全县154个行政村开展入户蹲点大调研,对10万余户41万余人的个人信息、家庭情况、经济状况进行地毯式的再调查、再核实、再登记,彻底摸清全县贫困现状。
    长阳总人口41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武陵山扶贫攻坚片区县。截至2014年底,全县在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系统登记的贫困户有29674户94783人,高贫困发生率行政村39个,另有县级贫困村20个。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人口生产生活变迁,先前“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方式已经不适应精准扶贫要求。“精准扶贫前必须精准识别”。中央精准扶贫精神传达后,县委书记赵吉雄选取该县都镇湾镇璞岭村作为全县精准扶贫试点村,带队开展扶贫蹲点调研,为全县精准扶贫探索经验,并以此次大调查“解剖麻雀”,县委县政府形成了近十万字的“精准识别”方案,召开精准扶贫大调研动员大会,由全体县领导带头深入全县所有农户家中调查摸底。
    全县统一制定走访问卷调查表,采取“一看两算三会四议”的工作方法,做到走访不漏一户、填报不漏一项、登记不漏一人,确保数据真实、内容详实、情况清楚、剖析透彻。工作人员用“看房屋算家当,看产业算后劲,看劳力算收入,看医教算支出”的“四看四算”的办法识别贫困对象。
    为了访止调研走过场,县委县政府规定,所有工作组不听汇报,不带“有色眼镜”,不预设条件门槛,“一杆子”插到底,直接深入农户家中实地查看,进村入户调查时间不得低于1周,所有工作队都要撰写调研报告。为确保精准识别的公平性与公正性,该县扶贫办负责人介绍,扶贫大调研后,将进行群众评议与公示,让每一个真正的贫困户享受到党委政府的温暖。
    “精准识别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赵吉雄表示,通过大调研将形成全县扶贫攻坚的“大数据”与“作战图”,未来将在精准识别基础上,做到项目安排精准、措施到户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对症下药、靶向瞄准。几年内,通过产业发展、移民搬迁、政策兜底、医疗救助与资助学生扶持,彻底让长阳告别贫困。
编后:啃最硬的骨头需要有非常之策!
    不得不对长阳的做法点个赞!
    消灭贫困是我党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目标明确,但困难不小。多年以来,我国政府与贫困之魔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尝了百草,试了千方”,成效巨大。但越到后面的骨头越硬,越叫人沮丧。精准扶贫就是要啃最硬的骨头,迈最难的坎。
    中央政府精准扶贫一声令下,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自是正常。但长阳高人一筹的是先不找资金、产业与所谓政策,全力以赴找寻真正的贫困户。对症才好抓方,定靶才能瞄准射击。各级政府扶贫的资金是有限的,要发挥最大的效应,必须扶持最需要的人,这项基础工作少不得,跳不过,也急不得。并且,国家的钱给谁还关乎公平与公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找不准真正的贫困户,让开着小车的吃低保,或者胡乱洒胡椒面,百姓背后会戳脊梁骨。
    啃最硬的骨头需要非常之策,消灭最后的贫困仅仅依靠党委政府是不够的,还需要发动社会与贫困户自身的力量。对不仅是贫困户,还有普通户与富裕户的全员大调查,会激发全社会对贫困人群的关注,会给我们的干部上生动的一课,会帮助贫困户找到可以模仿的致富榜样与路径,会帮助找到“一对一”结队的帮扶力量,如此种种,最终会汇聚成强大的合力,真正找到可行的精准治理办法,帮助长阳人彻底告别贫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识别 数据 工作重点 漫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