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一个小岗村民和万里的三次见面 农村新报讯 图为:万里在安徽农村调查时与农民一起劳动
万里被称作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和闯将。1977年,万里担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在任期间,他支持和鼓励小岗村包产到户,并在全省推广,成为一时佳话。
对小岗村民严宏昌来说,万里对小岗村大包干的支持,改变了他和小岗村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农民的命运。万里与他的三次见面,严宏昌记忆犹新,他没想到,万里还一直默默关心着小岗村以及其代表的亿万农民。
“他走了,我个人感情上过不去,如果不能参加追悼会,看是发个吊唁函还是怎么办。”严宏昌说。他手指夹着烟头,陷入对往昔的追忆中。
这是在安徽凤阳小岗村一个农家堂屋里的回忆。严宏昌是1978年小岗村大包干的带头人。1980年春,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来到小岗村视察并听了严宏昌对大包干情况三个小时的汇报后,支持和推进了包干到户的土地政策。1994年左右和2009年,严宏昌又受到万里两次接见。后两次和万里的见面,严宏昌几乎没有与人提起过。
1980年春,“他扒开粮袋里的粮
看下面是不是垫了草”
准确讲是农历1979年十二月二十六。严宏昌永远忘不了这个日子。离过年差四天,早上8点,省委第一书记万里准时出现在村口。
1978年12月,小岗村生产队队长严宏昌带领18户农民摁下红手印,决定分田单干。这在吃“大锅饭”的人民公社时期,冒着很大政治风险。严宏昌把全生产队共20户召集起来,商量包产到户,田分到各家单独种,而且保证交足公粮,为此还立下生死状,“干部作(坐)牢刹(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虽然村民的积极性很高,但小岗村仍被告到《人民日报》,当时感知到省里政策的滁县地委书记顶住了压力,“春耕已经开始,一切等秋收看结果再定,有问题地委负责。”但严宏昌在1979年上半年还是被撤掉了生产队长的职务。
因为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小岗村的创举第二年就见了成效。粮食丰收,农民实实在在地吃饱了饭。当万里来到小岗时,已被撤职的严宏昌自动成为汇报情况的人。
“一进村,他就说要随便看。我说可以,随便看。他挨家挨户走过去,有几户村民正杀年猪。他看了非常高兴。到一户人家,他还扒开粮袋里的粮,看看下面是不是垫了草,搞假的。他说,‘你们这个大寨不一样啊’,他指的是当时农业学大寨,去大寨参观走指定的路、到指定的地方去。”
万里走前,还留下一句话,“五年后再来看你们。”
1994年左右,“光种地也不行
必须发展二、三产业”
五年后,万里并没有再来小岗,但他没有忘记小岗,几次托人带信叫严宏昌去见他。
7月17日,在严宏昌家里,记者见到了严、宋富豪(一名企业家)和万里的合影。严宏昌说,这是1994年左右,在中南海万里的家中。
“我原以为那里会很豪华,结果发现很朴素,他还穿着小口布鞋,一般的衣裳。我一去,他就在门口站着,说,宏昌,你怎么今天才来?我只好说,家里穷忙。”
严宏昌也反问万里,不是说好了五年后再来小岗看?万里说,“你看我出去一趟国家要花多少钱,公安武警要开道,下地方要调动多少人,我也想去啊。”
这次他们聊了一个多小时。
严宏昌介绍了小岗村的情况,村民衣食无忧,粮食多得卖都卖不出去。万里说,“农村光种地也不行,必须发展二、三产业。农业产业结构要调整,但不能乱调,调多了一哄而上,也没市场。”万里还问到农村的教育,他说,小孩念书要好好培养,毕业了,要多到外边转转。
“那时我大儿子不到二十岁,已经没读书了,他说小孩不光要念书,念学问,识字再多没才也不行,没一技之长。回来后,我就把大儿子送到深圳学习了。”严宏昌说。
2009年1月,“不能搞浮夸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5-07-23/190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