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蝶变


蝶变——一位农民女作家的成长之路    农村新报讯 周春兰,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农民。从起初写一点短诗到发表长篇小说,从小说问世、获奖到成为湖北省作协会员、签约作家,她一步步完成了破茧成蝶的成长路程。
初衷:只为发泄苦闷
    1986年,初中毕业的周春兰结婚了。婚后的她因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加上家境贫寒,被同村人瞧不起。再加上婆媳、妯娌关系紧张,她的内心越来越苦闷。
    “那时的我,像一只孤雁,迷失了方向,停靠在一棵枯树上。”周春兰无奈地说。
    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与孤独,她尝试着将感情付诸于文字。
    起初,将心中的悲伤倾注在日记里。家里的学生作业本、丈夫抽过烟的烟盒和牛皮纸都被她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文字。后来她开始尝试着写一些诗歌和随笔性文字。
    她的努力并不被人理解,有好几次,丈夫抢过她的纸笔扔出屋外,村里人也认为她写不出啥名堂。她把写好的诗一封封寄出,结果却石沉大海,以至于后来连寄一封信八毛钱的邮费都拿不出了。
    看到她如此执着,当教师的姑姑开始辅导她,鼓励她和当地作家沟通交流。几经磨难,1997年她的短诗《谁能与我同行》经县文联汪光房编辑后,发表在《襄阳广播报》上,给她带来了信心和勇气。她又尝试着写散文、短篇小说。发表在《青年文学》的短篇小说《尘埃》获得了襄阳市“孟浩然文学优秀奖”后,她又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写长篇小说。
成长:一路学会感恩
    2007年下半年,周春兰纠结着给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写了一封信,并附上两篇短篇小说,意在寻求辅导。2009年,湖北省作家协会启动了“农民作家扶持计划”,周春兰幸运入选参加了全省农民作家培训班,并得到了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彬教授“一对一”辅导。在杨彬教授亲自辅导下,周春兰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折不断的炊烟》历时3年六易其稿,于2012年1月在北京结集出版发行,并荣获湖北省第三届网络文化节“长江杯”网络小说大赛优秀奖,周春兰成为省文学院签约作家。2014年,第二部长篇小说《庄户人家》也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了。
    每谈及这些,周春兰感慨地说:“以前老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别人。后来通过不断的阅读、写作,自己的心态得到了矫正,也学会了感恩。要感恩帮助过我的辅导老师、家人和社会,是她们成就了今天的我。”
攀登:勇于超越梦想
    两部长篇小说的问世,改变了周围人对她的看法,一些村民也主动找她学习小说的创作,甚至邻里纠纷也请她拿主意。更重要的是周春兰对待人和事不再斤斤计较,对他人更加包容。如今的她专注于第三部长篇小说《土地》的创作。
    她说,原来写作为了发泄内心苦闷,如今写作帮我找回了人生尊严,体现了人生价值,实现了梦想。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与著名导演夏骏零距离接触,竟然源于写作。2015年6月9日,著名编导夏骏率领大型电视纪录片 《阅读的力量》摄制组共12人来到襄阳,采访、拍摄农民作家周春兰,以及对周春兰的阅读与写作之路有过重要影响的人。
    如今,小有名气的周春兰在自己家里开办了农家书屋,全天候为村民提供精神食粮,新建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咨询服务站,也为孩子们撑起了健康成长的保护伞。
(通讯员彭汉武 郑瑞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