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图文:武汉日清:用酵素菌给土壤“治病”


图文:武汉日清:用酵素菌给土壤“治病”    农村新报讯 图为:李金文博士在实验室做科研
    图为:刘立勇副市长(左)在公司考察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图为:秸秆变废为肥
    图为:利川一使用“日清”产品烟田的烟叶明显优于对照

    彭翠楠 龙柳

    “现在的耕地都有病,软骨病。”留日博士李金文一直坚持这个观点。
    “碳是构成生物体的骨架。土壤缺乏有机质,当然像得了‘软骨病’一样!”随后,李金文就会做进一步的解释。
    李金文所言非虚。我省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下降,是不争的事实。据湖北省土肥站的资料显示,我省耕地出现了土壤团粒结构减少、理化性状变差,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的趋势。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李金文在日本留学期间,长期参与农用酵素菌技术的研究,他学业完成后回国创业,带着自己的团队创办了武汉日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酵素菌技术为土壤“治病”。

    发现:设施农业“病”得最重

    目前,我国设施蔬菜栽培面积已达350万平方公顷,其面积及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设施栽培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2011年开始,李金文博士及其团队对武汉市及周边蔬菜基地设施菜田的土壤定位监测和研究发现,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是该地区设施农业生产中最为普遍的生产障碍,已成为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设施栽培长期处于高集约化、高复种指数、高肥料施用量的生产状态下,其特殊的生态环境、高强度及高频度的人为利用对土壤生态系统本身带来的强烈干扰和巨大压力,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土壤板结、土壤酸化、土壤次盐渍化、有害物质积累、微生物种群和功能多样性衰退等,严重影响了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功能的发挥。
    李金文博士介绍,由于土壤酸化,武汉市5年以上的设施菜田连作病害如黄瓜枯萎病、番茄青枯病、茄子黄萎病、辣椒疫病、南方根结线虫病等呈常发态势,连作障碍已成为制约蔬菜等作物设施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且随着设施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酸化现象更为严重,棚龄5年以上的设施菜田种籽发芽率和成苗率普遍比露地菜田低,作物根系生长不良(主要表现在主根浅、须根少),生育期缩短,产量低。
    伴随土壤酸化发展的同时,土壤次生盐渍化也十分严重。4年以上的大棚土壤0-5公分表层全盐量普遍超过2克/公斤,是露地土壤的4-5倍,大部分设施栽培作物产生不同程度的盐害。而在高盐分胁迫下,祸害连连:作物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都受阻,也影响作物体内蛋白质合成;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口味苦涩,威胁人类健康;土壤微生物群落失衡,使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进而严重板结。
    土壤得“病”的主要原因是化肥过量投入。据调查,武汉蔬菜生产区设施栽培中肥料投入量是露地栽培的4-5倍,且化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80%以上,养分投入量是作物需肥量的2-3倍,养分富积导致土壤含盐量增高。

    治疗:酵素菌 “药肥一体”来解忧

    健康肥沃的土壤是农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相对于化肥而言,有机肥除具有稳定持续的供肥性能,还能提供土壤所必需的活性物质—有机碳和微量元素,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平衡作物根区土壤微生物,提升土壤pH值,降低耕层土壤盐分的聚集。逐步降解土壤重金属的积累,对长期使用化肥导致土壤酸化、盐渍化的大棚退化土壤具有明显的改良和修复作用。
    李金文博士针对当前我国农作物秸秆、食用菌菌渣等废弃物逐年增多和土壤地力逐年下降的现状,在技术上进行了创新,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菌株和太阳能智能发酵工艺,研发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秸秆“快速发酵、生物循环、药肥一体”的技术和产品。
    要实现“药肥一体”有两个关键点,武汉日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都进行了有效突破。
    一是功能菌的筛选。面对农作物连作产生的土传病害,他分离出治疗棉花黄萎病和西瓜枯萎病的枯草芽孢杆菌,还分离出治疗南方根结线虫的淡紫拟青霉……,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的黄萎病菌抑菌率达到75%,淡紫拟青霉通过寄生在根结线虫的虫卵上达到抑制作用,生防效果达到70%。利用这些生防性功能菌与有机肥复配,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其功能全面,菌群平衡,综合优势明显高于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单一有机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发酵 盐渍化 化肥 大棚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