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脚踏泥土送真情


  本报记者 冯建伟

  今年春耕时节,新疆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夏尔托热村村民董胜等几户棉农在放水灌溉时,发现刚更换的滴灌管漏水,多次联系商家都没有结果。正在焦急无奈时,镇上来的工作队干部听说后上门找他们了解情况,并及时联系工商、质检部门对该批次滴灌管进行质检,确定属于产品质量问题后,督促商家及时退换了产品。董胜感激地说:“工作队仅用两天就把难题解决了,给我们这1000多亩棉田挽回了损失。”

  从今年2月开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抽调42883名干部,组成10041个工作队(组),深入全疆87个县市区的基层乡村、街道、社区和学校,用10个月的时间开展服务基层活动。他们坚持民生优先,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董胜等农户的经历,仅仅是干部下基层转作风服务群众活动的小事例。

  解决一个问题胜过千言万语

  春寒料峭的3月,自治区派来的工作队一行5人带着行李走进了南疆拜城县托克逊乡尤喀克托克逊村,开始了与236户村民共同生活的日子。刚放下行李的工作队员顾不上喝一碗水,就开始了细致的入户走访。不久,村务不公开导致村民对村干部不信任、季节性缺水影响农业生产等问题、意见一一被收集上来。

  “要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摸清楚问题的实质后,工作队协助村委会一起开展工作,不久,该村开始对村务张榜公示,为了让村民们更好地明白村务,在张榜公示的同时,又召开村民大会公示。

  由于季节性缺水导致尤喀克托克逊村有3500亩农田“望天收”,工作队经过实地勘查后,决定通过捐款、申请项目资金等方式,筹集资金修一条新渠彻底解决这个难题。“八一”前夕,一条汇聚了各方力量的致富渠正式通水。

  通水那一天,尤喀克托克逊村村民扶老携幼,喜气洋洋,他们牵着羊、抱着鸡,提着一篮篮鸡蛋来到新修好的渠边感谢工作队。村民给这条渠起名“幸福渠”。

  全疆各地服务基层工作队的干部个个把“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铭记在心,落实于行动。他们有的出点子、想办法,有的送活动、送政策,还有的献爱心、送温暖。方式不同,出发点却相同——帮助群众过上好日子。

  真诚赢得信赖群众说好才真好

  走进才能贴近,深入才有触动。服务基层工作队带着感情深入到群众中,白天走田埂,晚上访农家。

  民丰县尼雅镇兰帕村农民阿里木江·阿不都热合曼家人多地少,父亲残疾行动不便,没有劳动能力,还需要人照顾,两个年幼孩子正在上学,经济拮据,生活非常困难。阿里木江·阿不都热合曼一直想通过发展家庭养殖改变家里的生活状况,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出面向县信用社进行协调,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他解决了项目贷款。

  “工作队真管用,只要群众的事他们都放在心上,能帮着解决的都帮着解决,还给我们发了连心卡,有事打个电话就行了。”阿里木江·阿不都热合提起这事激动地说。

  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中,自治区党委要求,要做到每户群众都有干部联系,每个干部都有民情日记,每个单位都能及时听到群众诉求。如今,每一个下派干部都有这样一个笔记本,从群众的生活需求到农民增收致富、修路架桥挖渠……一件件都记录在册。

  新和县驻村干部根据农忙工作实际,建立了“推门夜访、干群相约”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行推门入户式的夜访,使白天忙于劳作的村民可以静下心来与驻村干部交流。

  下派干部把群众当成亲人,用真诚赢得了各族群众的信赖和支持。精河县委组织部部长张铭深有感触地说,实践证明,干部转变作风由过去动嘴到现在跑腿,群众表示满意才是真好。

  干部得到锤炼群众得到实惠

  因地制宜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是工作队干部得到群众拥护的根本原因。

  民丰县是维吾尔族群众聚居地,民丰县发改委干部王德宝是汉族工作队员。他在民丰工作多年,对维语有一定的掌握,自认为到村开展工作完全没有问题,但在一次指导农业生产中,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

  4月的一天,当他一个人到农田指导农业生产时,一位维吾尔族村民向他询问红枣修剪技术,这下可难住了王德宝,一方面他对红枣修剪技术知之甚少,另一方面,就是懂点儿技术也无法用维语向群众表达。因此,他下定决心要学好维吾尔语,学好农业生产技术,不懂不会的他积极向县乡技术员请教。他还找来许多种养科技书籍,为自己“充电”。现如今,他完全可以用维语和群众进行无障碍的沟通交流和技术讲解,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赞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生产 红枣 滴灌 农民增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