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坐落在松嫩平原的黑龙江垦区嫩江农场又迎来新一批的大学生幼儿园教师。3名大学毕业生带着梦想奔赴基层。
自2005年大规模招收高校毕业生以来,黑龙江垦区嫩江农场已有72名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建功立业放飞梦想,数十个基层专业技术岗位迎来了新生力量。
专业定位服务基层
“在嫩江农场,大学生已经是一个品牌,大学生在各行业都是主力,他们非常能干,个个都是好样的。”嫩江农场党委组织部长牟敦军说。
不仅机关干部这样评价,基层的群众更是感同身受。
“大学生给奶牛看病有好办法,以前用西药,结果奶中有抗生素残留,奶站根本不收。小周指导我们用中药后,这种现象再也没有出现。他给我们推荐的精量饲喂,去年一头奶牛节约成本500多元。”奶牛养殖户陈立民深有感触地说。
陈立民提到的小周就是2007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畜牧专业的大学生周雷,现在是农场澳牛场技术员。他利用自己所学技术和特长,为养殖户提供规模化饲养和疫病防治技术,让养殖户受益匪浅。在大学生们的精心饲喂下,牛场进口的374头澳牛,每天可产鲜奶5吨。不仅如此,农场还发挥畜牧专业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和獭兔养殖大户柳荣建立了大学生獭兔示范基地,大学生捐资7000元,为柳荣购买了3组法系獭兔,一则改良品系,二则也为大学生搭建了学习和示范的平台,还能发挥自身优势给养殖户带去新技术。据柳荣介绍,今年每组獭兔年效益至少能达3000元。
“我们班主任刘老师亲切活泼,和她交流就像和知心朋友在沟通。”学生在日记里写道。近日,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的刘岚岚,以中考全管理局第二名的成绩送走了自己第一批学生。这下子,慕名而来的学生家长都争着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她的班级。
嫩江农场教育战线上,累计引进20余名大学生。他们运用独特的教学方法,把枯燥的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
大学生不仅仅是在畜牧业和教育上给农场带来了变化,在农业种植上,新方法更是层出不穷。
“去年我家一公顷大豆打了31袋,是历年来最高的,多亏了大学生的指导。”第二作业站种植户王春宝兴奋地说。
新方法、新技术带来的好效果,更体现在大学生热心周到的服务上,为了能让种植户获得最大效益,他们经常登门服务,被种植户们亲切地称为“上门智囊”。
全新理念改变生活
大学生理念新、思路新、做法新,嫩江农场的居民这样评价他们。
把优秀的专业人才选拔到基层最需要的专业岗位上去,是农场各部门领导共同的心愿。
“大学生带来了新方法,统计室的林茂涛就是我们的老师,以前我们统计一张手绘表,差两毛钱,一夜都对不上,现在揣着小U盘走天下。”嫩江农场农情统计员刘立科说道。
但是3年前,提到网络化办公,技术人员并不接受。小林的到来,转变了他们的观念。他一次次到基层去讲解信息化程序的应用方法,提高了办公效率。
无独有偶,第二作业站刘鹏通过网络把水飞蓟、黄瓜籽等农副产品打响了知名度,成功走进了辽宁丹东等药厂,被种植户誉为“千里眼”。
很多人一开始都不敢尝试网络购物,大学生王立荣经常在网上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慢慢地很多农场人也开始尝试。起初,找王立荣帮着办理,后来王立荣看见购物的人多了,干脆就办了一期网络淘宝培训班,教会了大家网上购物。
“来了这些大学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以前没有的东西,大家开始学网上购物了,空闲时间还在研究自主创业。”很多人感叹道。
青春活力深入人心
“这本《嫩江文苑》都是大学生们独立创办的,以其独特的视角审视农场的发展。大学生身上有一股干事创业的激情,无形中影响着整个农场的文化氛围。”嫩江农场党委副书记李章坤这样评价道。
“来到我们农场工作的70多名大学生,自发成立了大学生俱乐部,还设有学习、简报、体育、文体活动、应急分队等10个协会,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农场党委组织部长牟敦军介绍说。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走街入户,到学校开展第二课堂,内容涉及音乐、摄影、写作、口才等专业,丰富着农场人的生活。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9-07/189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