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牧区移民村是怎样建成小康村的


  本报记者 张五四

  一条条村道整洁平坦,一幢幢新居宽敞靓丽,一座座圈舍羊肥牛壮,一座座温棚生机盎然……走进如今的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霍德嘎查,谁也无法想象这里曾是一个生态恶化、吃水困难,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不到700元的困难村、落后村。“我们能有今天的生活都是因为嘎查有个好党支部。”搬迁牧民石明颜这样说。

  巴彦霍德嘎查位于阿左旗巴彦浩特镇西南,现有人口400户1333人,其中2/3是响应国家退牧还草政策从沙漠腹地搬出来的牧民。如何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嘎查党支部从村民最现实、最迫切的需求中找思路,从党的惠农惠牧政策中谋出路,以“支部促发展、党员比贡献”为载体,推行“支部+协会+农户”的党建促发展模式,使支部22名党员在创先争优中成为村民发展生产的指导员、开拓市场的信息员、改善生活的服务员,带领嘎查实现了由生态“移民村”到模范“小康村”的巨大转变。

  针对嘎查缺水的现状和搬迁移民不适应传统大田耕作的实际,结合地处城市近郊的地缘优势,村党支部确立了发展蔬菜种植和舍饲养殖两大产业的思路。通过跑项目、跑资金,先后争取资金1.02亿元,建成占地1184亩的400座高效日光蔬菜温棚,修建80万立方米、10万立方米水库两处,使“移民村”迈出了脱贫致富的第一步。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在党支部的引领下,昔日拿着羊鞭放羊的牧民们不再畏缩、不再疑虑,他们学技术、搞种植、跑市场、找销路,逐渐成为会种地、懂营销的新农民。马爱琴2007年自木仁高勒搬迁至此,起初还对温室种植有顾虑,后经党支部做工作,她试种了两温棚蔬菜,党员们为她选品种、请老师、跑销路,一年下来,她居然有了1万多元的收入。后来她又种了两温棚蔬菜。她说:“今年种的西红柿、豆角、芹菜等长势都挺好,马上就上市了,估计4个棚能收入4万多元。”

  村民们的积极性提高了,嘎查党支部自加压力,主动招商引资,先后引进绿洲、赛亨、明升等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以村企联建的形式集中兴建了3.2万平方米养牛基地和1400平方米养羊基地,配套建成了标准化奶站、饲料加工厂、技术服务中心、奶制品加工厂等。推行“支部+协会+农户”的模式,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为村民提供从种养技术指导到市场营销的一条龙服务。产前,由党支部牵头、协会组织,通过开展实地观摩、专家讲座、种植能手帮带等,为农户瞄准市场、选择品种指明方向。产中,党支部从山东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常住嘎查,指导农户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保障农户种植无忧。产后,党支部走出去开拓市场,通过大打绿色有机牌,不仅在周边市场争得一席之地,还先后争取到了台湾、香港地区及美、日、韩等国客户的有机蔬果订单。

  “集体经济壮大了,就要让大家过上质量更高的生活。”党支部班子成员达成一致意见。近年来,嘎查陆续建成404套住宅,每户配套建设30平方米凉房、50平方米养殖圈舍;为居民区建设小油路17.6公里,架设电力线路8公里,铺设供水管线12公里……从建设休闲文化广场到设立图书室,从实行集中供热到实现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络、通沼气等“九通一平”。

  作为“小康村”建设的典范,巴彦霍德嘎查先后被列为全区首批新农村新牧区示范点、全区创建“北疆文明大通道”文明生态村建设试点,并荣获了全国第三批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2011年,嘎查党支部荣获“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品种 立方米 芹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