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1+1为什么= 5?


  本报记者 曹茸 吴佩

  一提起“稻田养蟹”,人们恐怕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盘山模式”,作为闻名全国的“盘锦大米”的重要产地之一——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这里除了盛产大米,河蟹产业也是远近闻名。

  农业部首席水产专家王武教授将“盘山模式”概括为“1+1=5”,即“水稻+水产=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现如今,“盘山模式”不再隅于一地,而是推广到其它许多省份,并且自成特色。日前,记者走访了辽宁盘山县,宁夏贺兰县、青铜峡等地,探秘“盘山模式”缘何实现“1+1=5”。

  辽宁:稻行改成宽窄行,螃蟹长得肥水稻长得壮

  盘山县海洋渔业局局长张士凯告诉记者,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早在1991年,盘山县就利用大片水田资源,试验稻田养蟹。经过多年的试验,终于攻克了稻蟹共养的技术难题,解决了水稻种植和河蟹养殖中的矛盾问题,实现了田中种稻、水中养蟹、埝埂种豆的立体生态养殖。

  王武认为,与传统单一种养不同,也与其他稻田共养模式不同,“盘山模式”主要的技术要点是“大垄双行、早放精养、种养结合、稻蟹双赢”,实现了水稻种植“一行不少、一穴不缺”,使养蟹稻田光照充足、病害减少,减少了农药化肥使用,既保证了水稻产量,又生产出优质稻米;河蟹养殖采用早暂养、早投饵、早入养殖田,河蟹既清除稻田杂草,预防水稻虫害,粪便又能提高土壤肥力。通过加大田间工程、稀放精养、测水调控、生态防病等技术措施,不仅提高了河蟹养殖规格,又保证了河蟹质量安全。

  采访中,记者在盘山县胡家镇的水稻田里看到,绿油油的水稻一片连着一片,一亩挨着一亩。尽管还未到河蟹上市的季节,可俯下身子,偶尔还能看到水田里正在嬉戏的河蟹。“传统的稻行行间距是一样的,都是9寸,我们为了河蟹的生长,将稻行改成了宽窄行。水稻还是13500穴,只是排列组合不同而已。你看,由于采用宽窄行,充分利用了边际效益,边上的水稻通光、透气,长势更好。”盘山县河蟹技术研究所所长陈卫新介绍说。

  据测算,“盘山模式”可实现养蟹稻田水稻亩产量650公斤,亩产值1950元,亩利润1100元;河蟹亩产量30公斤,亩产值1800元,亩利润1050元;埝埂大豆亩产量18公斤,亩产值65元,亩利润50元。稻、蟹、豆种养综合效益合计2200元。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稻、蟹、豆每亩综合效益提高800元。

  50岁的孙秀玲是盘山县胡家镇的养蟹大户,同时也是“盘山模式”的受益者。早在1990年,她就开始稻田养蟹,可是由于技术不成熟,初期产量少,效益低。后来,随着稻蟹共养技术的成熟,水稻产量不断增加,河蟹品质也不断提升。如今,孙秀玲还成立了秀林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周边105户农户一起致富,年产河蟹100万吨。

  “要是没有专家技术指导,没有那么好的种养模式,我们农民哪能走上致富道路?”孙秀玲对记者感慨道。如今,孙秀玲所在胡家镇生产的胡家蟹成为了盘锦市远近闻名的河蟹品牌,胡家河蟹市场已成为北方最大的河蟹交易集散地,每年接纳全国各地客商10多万人次。

  从1992年的200亩,到现在的42万亩,盘山县的稻田养蟹已经走上了一条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截至目前,全县稻田养蟹万亩以上的乡镇有10个,稻田种养新技术示范园区15个,10亩以上稻田养蟹农户2万余户。河蟹年出口量达2000吨,年增加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河蟹产业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兴主导产业。去年盘山县更是被评为“中国河蟹产业第一县”。

  宁夏:水稻种植仅有百余万亩,稻田养蟹竟成5个万亩片

  “宁夏稻田养蟹从2009年起步,因为与盘山的维度一样,因此也参照了‘盘山模式’,每年从辽宁请土专家手把手教当地农民。宁夏只有120万亩稻田,主要集中在引黄灌区。我们通过土地流转,专业大户和龙头企业的带动,在确保水稻不减产的情况下走优质、高效之路,实现了‘1+1=5’。”宁夏回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办公室主任张朝阳对记者说。

  宁夏稻田养蟹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2009年全区示范稻田养蟹1000亩,2010年推广5.4万亩,2011年9.3万亩,今年达到12万亩。稻田养蟹范围也由发展初的贺兰、中卫、青铜峡3个县市扩展到引黄灌区12个县市及农垦国营农场,基本实现了引黄灌区全覆盖。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农民增收 土地 大米
上一篇 : 新农政大事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