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吉林农业科技助力粮食高产


  本报记者 阎红玉

  ——高产创建在全省范围内达到630个万亩方,全省农民在田间地头就能学到高产创建技术。

  ——每年全省组织5000名左右的农业科技人员,全面开展进村入户指导。每年培育科技示范户3万户左右,培训职业农民20万人以上,辐射带动近百万周边农户开展科学种田。

  ——全省通过集中办班、开办电视讲座、发放农业技术明白纸,每年接受冬春季大培训和学习的农民达到400万左右人次。全省每一个农户家里基本都有一个政策和技术明白人。

  高产创建已经使吉林省农民尝到了甜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连续迈上500亿斤、600亿斤的新台阶。高产创建名副其实地成为了吉林省粮食稳产高产的重要支柱。

  据了解,在全省高产创建活动中,农业科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了55%。目前,全省主要粮、油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100%。育成并推广的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应用面积占全省播种面积的90%以上。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超级稻品种“吉粳88”列入国家主导品种,被评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农业部进行万亩连片验收,平均亩产达到749公斤。吉林省玉米综合生产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特别是玉米大垄双行和宽窄行休闲种植较常规技术增产10%以上、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分别比常规技术增产30%和80%以上。研究和组装配套北方春玉米稳产技术、水稻免耕轻耙(轻型)栽培等旱作节水栽培技术,玉米螟生物防治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都有明显的增产和减损作用。

  吉林省农委主任任克军介绍,今年,吉林省在高产创建中,深入结合全省开展农业农村经济科技效益年活动,紧紧围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机械化、农业防疫减灾、农产品加工、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节本增效等7个方面,努力开发一批生产急需、实用高效的重大技术成果,突破制约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到“十二五”末,吉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水稻 玉米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