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盐碱地上种出优质稻


  本报记者 阎红玉

  站在嫩江畔上,放眼望去,吉林省镇赉县嘎什根乡水稻一望无际,似翻滚的波浪,正在抽穗扬花的稻田散发出阵阵清香。正在地头查看水稻长势情况的嘎什根乡嘎什根村一社农民胡国学说:“盐碱地里能长出优质水稻,要感谢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的专家啊,他们帮助我们种植水稻,一帮就是25年。”

  胡国学今年59岁,种了3.2公顷水田。他告诉记者:“1987年冬季,水稻所来了4名技术员给我们讲授水稻的种植方法。那个时候,玉米每斤是0.13元,水稻0.42元,是玉米价格的3倍多。农民都穷怕了,天天想着粮食能多卖钱,所以学习的劲头特别足,只要一讲课,家家户户都去,有的一户夫妻俩去听课。”胡国学说,家里改种水稻后,收入年年提高,如今每年收入达5万多元。

  嘎什根乡是十年九涝,土地盐碱化严重,全乡农民“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传统作物主要是玉米、大豆等旱地作物,每年收成都很差。“因多年内涝成灾,群众生活水平较低,1986年全乡农民人均收入仅为2.44元。”当年的乡团委书记、现在的乡党委书记姜永平告诉记者,“由于穷,乡里很多小伙娶不上媳妇。”

  当年是嘎什根大队队长的白福泉老人说:“为了让粮食多卖钱,大队从1980年开始拿出20公顷地种水稻,但由于不懂技术,我们种水稻不育苗,把种子直接扬到地里,到秋天连草籽带水稻每亩地收获不到100斤。用这样的方法我们种了两年水稻,实在见不到收益,最后只好放弃了。”

  为了改变穷面貌,镇赉县和嘎什根乡的领导找到了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听了他们的介绍后感到责任重大,领导当即派了我们水稻所研究员、著名水稻栽培专家李学谌老师带着赵国臣、郭晞明和我来到了这里,为农民选育水稻品种,教会他们水稻种植技术。”今年51岁的水稻所隋鹏举说。

  盐碱地里能不能种植水稻?是困扰专家和当地农民的大事。嘎什根乡位于镇赉县东部,离嫩江较近,地势低洼,盐碱较重,一场大雨下来,一年的收成就没了。为了让当地农民看到盐碱地里种植水稻的方法,水稻所的专家们在这里建立了育种基地和试验田。1年后,水稻试验田获得大丰收,当地农民纷纷请教。

  胡国学说:“为了让我们听得明白好操作,专家们特意制作了《水稻生产作业历》和《种稻明白纸》,他们把每个农时该做什么、怎么做都写在了上面,简单明白,一看就会。”原镇赉县水稻办主任朱延海说:“李学谌老师在这里的农村常年蹲点,条件十分艰苦,交通极不便利,去嘎什根乡,需要坐火车、换汽车,一个单程就需要两天的时间。家里有事往嘎什根发电报,一压就是10多天,等看到时什么都晚了。父母去世、爱人生孩子,他都没有在家。”嘎什根乡那林村老支书李学治,讲述起了他和专家们一起生活的日子。他说:“在困难的条件下,4名专家就住在一铺大炕上,吃的是各户轮流派饭,农户生活差、卫生条件差,城里来的专家没有一句怨言。白天到各户帮着浸种、育苗,到了插秧季节,一边帮插秧,一边教方法。晚间还要到农户家讲技术,讲完都晚上九十点钟了。当时农村都是土路,下雨后骑自行车不小心就会摔倒。当年,赵国臣、郭晞明、隋鹏举就轮流用自行车驮着年纪大的李学谌。”

  从1988年到1992年,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这4位专家选育出了适宜在吉林省西部盐碱地种植的水稻新品种,教会了农民种植水稻,并使每公顷产量由原来4000公斤增加到6000多公斤。

  时至今日,记者来到嘎什根乡时,看到赵国臣、郭晞明、隋鹏举如同当年一样,依然在田间劳作。“用李老师的话说,不能整天呆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农业科技人要接地气,要深入农村。”在试验田里,赵国臣深有感触地说。隋鹏举告诉记者,今年李学谌老师因病去世了,直到去世前,他还惦记着这里的水稻长势情况。

  在水稻所的大力支持下,嘎什根乡攻克了盐碱地种植水稻的重大课题,如今全乡水稻种植达1.5万公顷,年产水稻15万吨,仅种植水稻一项,农民人均收入就超过1.5万元。今年,镇赉县还在嘎什根乡推广了稻田养鱼、养蟹技术,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利用稻田养鱼、养蟹,每年每亩增产水稻100公斤、增收300元,每亩稻田的鱼蟹可实现收入300元,综合算来,每亩可以增收600元。”乡党委书记姜永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随着‘吉粳88’超级稻的种植成功,全乡每公顷水稻还能增产1000公斤。我们乡的农民还会迎来更大的丰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育苗 粮食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