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我们坚信明天会更好!”


    本报记者 阮蓓

    一条条通村水泥路似玉带缠绕在山间,一座座青瓦白墙的川北农居点缀田园,一股股清澈的自来水流进农家院户,一座座绿色蔬菜大棚在阳光下分外耀眼……走进曾经贫穷落后的四川巴中市南江县东榆镇槐树村,一幅欣欣向荣的新农村画卷呈现眼前。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村党支部带领党员群众,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富饶新槐树”主题,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党建富民,走上了脱贫致富新路。

    立足发展强基础

    7月的槐树村,经过一场雨后,山更青,田园更美。沿着平整的水泥路上山,新建的生猪养殖场、蔬菜大棚、村“两委”办公楼、学校及新农房扑面而来。

    “现在我们路修好了、水有保障了、信息畅通了、环境美化了,产业发展了,槐树人的精神面貌都跟着焕然一新了……”村民黄金全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槐树村党支部按照“统筹规划、有序推进”的原则,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以成为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挂包帮”活动联系点和全县扶贫开发重点村为契机,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两年来,累计整合涉农项目及扶贫资金4100多万元,投劳2000多个,强力推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学校、医院、村活动室等公益设施建设,为槐树产业发展铺平了道路。

    “清河百忍流风远,槐树新村幸福长。”73岁的8组贫困户何显润老人家大门上的一副对联格外引人注目。“以前我家的房子是村上集体粮食仓库改建的土坯房,和儿子隔个帘子挤在一起,低矮潮湿、穿眼漏风;现在,新房宽敞明亮,又安装了沼气,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日子,没想到一把年纪还能有这样的福气!”何显润激动地说。槐树村采取自筹为主、补助为辅的方式,按照川北民居风格,改造和新建农房398座,建成居民聚居点3个、农民技能培训及科技信息站1个、村级综合服务设施1处,有线电视和通讯普及率达到100%,村综合文化站、社区医务站、大超市、村小学等焕然一新。

    因地制宜抓示范

    这个离县城仅3公里的近郊村,过去人均收入仅2000元。为早日脱贫,村党支部组织村民大讨论,创先争优鼓干劲,确立了以基础设施为重点、以绿色产业为支撑的发展思路。支部在全村党员中开展“产业培育示范行动”,60多岁的老支书贾利中不顾家里反对,率先建成两个蔬菜大棚,带动20多户村民种植有机蔬菜和水果,全村43名党员有21人被培养成为产业大户。在党员示范和帮带作用下,群众的创业热情被大大激发。村里的绿色种养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建起了5个专业合作社,培育种养大户248户,形成了以槐树村为核心,辐射东榆镇等周边乡镇的绿色产业链。目前,槐树村成立的生猪、蔬菜、农机、獭兔、小家禽等5个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1100多人,年创产值6000多万元。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5781元,比2009年翻了一番半,今年有望达到6500元,90%贫困户已脱贫。

    槐树村利用距县城仅3.2公里的地域优势,大力发展生猪、小家禽养殖和蔬菜种植等短平快项目和乡村旅游产业,着力将槐树村打造成南江县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和区域旅游热点。两年来,新植核桃23万株、金银花200亩,建成2000平方米七彩工厂化智能快繁育苗中心和500亩彩叶种源苗木基地;依托喜来登集团,引进种苗建成1000亩富硒杨梅基地,栽植杨梅3.5万株。规模养殖土鸡4.8万只、蛋鸡2万只,年产绿壳鸡蛋600万枚,特色农业年产值达1140万元。引进两家旅游企业,联合投资1013万元,兴建集会议接待、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乡村酒店,乡村旅游效益初步显现。

    创新机制添后劲

    “刚从支部书记位子上退下来时,想发挥余热又怕别人说长道短。现在好了,村里设置党员示范岗,我可以理直气壮地调解民事纠纷了。”离职村支书杨绍斌对“在职党员依岗承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非常拥护。

    近年来,槐树村党支部积极推行农村党建四种模式,对接基层组织建设四大目标,即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推动经济发展;推行“政策法规+技能技术”的“双育式”培训模式,培育新型农民;推行“协商合作+和谐共进”的“协商式”民主模式,打造阳光村务;推行“干部联动+党员联动”的“联动型”管理模式,推动能人治村。创新推出以协商民主“七步法”、民主管村“五日法”、阳光村务“点题法”、三书一表“立项法”为核心的基层民主“四式工作法”,还权于民、取信于民、问计于民,着力提高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槐树 蔬菜大棚 蔬菜 仓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