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顾瑞珍
从年初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出台,到大气、水、重金属等污染的“重典”防治,再到绿色贸易、绿色信贷等政策的积极展开,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试点的深入推进……我国打响了声势浩大的“环境保卫战”,全力为百姓营造一片碧水蓝天。
近年来我国水环境明显改善。根据环境保护部提供的数据,与2005年相比,2010年重点流域国控断面中,I-III类水质断面比例从2005年的24.4%上升为44.2%,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从36.4%下降为25.8%。同时,污染物减排效果也比较显著。到2010年年底,重点流域COD(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下降了15.3%,完成规划确定减排任务的1.3倍。
“十一五”以来,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也稳步推进。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全国大气环境质量基本稳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显著下降,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有所好转。为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先后出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政策,限制高排放、高耗能行业盲目扩张。
为实现减排目标,我国建立了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提高了高污染、高排放行业环境准入门槛,颁布实施清洁生产标准,建立落后产能淘汰机制,实施经济补偿政策,依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五年来,累计关停小火电装机容量7683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2亿万吨、炼钢产能0.72亿吨、水泥产能3.7亿吨,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降低了工业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
近年来,我国始终坚持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如何在新形势下走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实现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资金、法规、科技等保障体系整体水平将稳步提升。污染防治工作也将实现向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转变。
据了解,今年4月,国务院批复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强调做好松花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努力恢复江河湖泊的生机和活力,促进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也在酝酿出台中。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7-20/186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