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改善收入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安徽省淮北市副市长 谌伟

    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主要农产品价格下跌、农产品加工企业面临的困难加大、返乡农民工增多等。面临这些不利影响,如何促进农民增收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问题。

    安徽省皖北地区作为传统的农业地区,其农民收入结构的特点,决定着促进农民增收应选择不同于其它地区的途径。以淮北市为例,2011年淮北市农民人均收入6313元,同比增长18.3%。从收入结构来分析,全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569元,同比增长22.8%;家庭经营收入2364元,同比增长12.4%;财产性收入137元,同比增长4.6%;转移性收入243元,同比增长24.0%。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是皖北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撑,两项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94.6%,拉动农民增收17.3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转移性入与全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改善农民收入结构是皖北地区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改善农民收入结构必须稳定家庭经营收入2011年淮北市农民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占农民收入总额的37%;在家庭经营性收入中,农业收入比重高达89.7%;在农业收入中,种植业比重达86%。因此,要稳定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必须着眼于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近期来看,粮食生产仍是皖北地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应加快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优化种植结构,打造具有皖北地区特色优势的农业板块。长期来看,应壮大家庭经营二三产业规模,提高家庭二三产业经营收入比例。同时,加强公共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提供组织保障。

    改善农民收入结构必须提高工资性收入皖北地区农民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高达50%以上。十一五”期间,淮北市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增加1479元,年均增长15.3%,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的55.4%,在农民人均纯入14.9%的增速中贡献达8.2个百分点。2011年淮北市农民工资性收入中,本地、外出务工收入分别占工资性收入的34.3%和52.7%,同比增长46.9%和20.7%,本地务工收入更具有潜在的增长空间。近期来看,劳务经济是促进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农民就地创业就业。长期来看,农村劳动力是本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资源,应深度挖掘农村劳动力资源增收潜力,打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平台,尽快把农村劳动力转化为城市职业工人。

    改善农民收入结构必须提升财产性收入2011年淮北市财产性收入仅占农民纯收入的2.2%,存在着非常大的增长空间。但财产性收入的前提是有资可投、有财可理。近期来看,应通过发展农村经济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将农民纯收入转化为财产;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制定尽量向失地农民倾斜的征地补偿分配机制,创造条件促进农民资产价值快速增加;建立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制度,充分实现农民来源于土地的收入和权益。长期来看,应重新认识农民拥有的集体土地和集体土地上房屋的价值,稳妥推行农村集体土地的新一轮确权和集体土地上房屋的确权,建立健全农村投资体系,通过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实行集体土地和集体土地上房屋的资本化运营,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改善农民收入结构必须加大农民转移性收入2011年淮北市转移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3.8%,同比增长24%,在农民收入结构的四大收入中增速最快。加大对农业农民补贴是世界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的通行做法和发展趋势。近期来看,应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继续落实已出台的农业各项奖补政策,调动农民的发展农业的积极性,确保“十二五”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长期来看,应加强农民收入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建设,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品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结束长期以来财政分配格局重工轻农、重城轻乡,国民经济发展倚重工业和城市的局面,从根本上解决财政支农增长缓慢问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收入 农民增收 土地 其它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